文山學
由辛亥路四段21巷口,往前約50公尺右側,拾階而上可達中埔山的登山入口。另一入口,是由第一個入口再往前約500公尺的右方的一條叉路,靠山邊種著榕樹,榕樹隻幹往馬路生長,形成美麗的榕蔭大道,往前步行200公尺就會與第一個入口交會,再前行50公尺,就是重中埔山的登山入口了。沿著水泥的階梯,欣賞階梯兩邊的馬跌蘭(五月正是開花季節),不知不覺就抵達中埔山的稜線了。映入眼簾的是一處交叉路口,往右是到軍功山、土地公嶺,往前下坡是到富陽生態公園、福州山,往左就是往中埔山東峰及中埔山的路徑了。     在中埔山的最高點(海拔139公尺),上方設有台北市第79號的三角點。在中埔山東峰(海拔137公尺)有一個民間自設的涼亭,稱為如心園,這裏視野最好,往左可看到芳蘭山及自來水淨水場,往前可看到福州山及北二高辛亥支線,往左可看到101大樓及三張犂山,在涼亭前方亦設有一個測量基石,但看不到編號,有登山隊伍說是台北市第80號的三角點,這是在兩個主峰的測量基石。除此之外,由辛亥路四段21巷入登山口到達稜線後,沿著稜線到中埔山主峰路程不到1000公尺,共有大大小小20個測量基石,這可能是全台測量基石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了。第一個測量基石就在登上稜線不遠處的小路中央處(叉路口前) ,遇到叉路往左行,沿登山路徑,仔細留意就可發現許多測量基石,時而在左、時而在右,有些在明顯處、有些要多加注意才可發現,其中除上述台北市第79及80號三角點(視野可達四公里以上)外,有一個補13的測量基石(前方樹幹有標示海拔135公尺),此外有8個圖根點(視野可達2公里以上),分別是編號991、988、979、945、932、920、910、905,另外還有9個沒有任何編號的一般測量基石。     中埔山是辛亥隧道上方的山丘,將台北南區分隔兩處,在此山丘上可測量台北市南北兩區域的土地,應該是中埔山上測量基石特別多的原因吧!
筆者在2010年5月12日到中埔山走動時,巧遇一位住在六張犂的葉先生,他對日治時期的地方軼事頗有研究,特別是中埔山北方區域,包括公館、台大、六張犂、麟光、富陽生態公園等地。他的見解頗具參考性,特予記載,供讀者參考。     葉先生提到,在日治時期從公館到辛亥隧道一帶的山丘統稱為內埔山,之前此區域有頂埔、下埔、內埔、下內埔等地名,並沒有中埔的稱呼,因此也無中埔山的名稱。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內埔山則僅指公館附近的蟾蜍山,往東則分別有興福山、芳蘭山、中埔山、中埔山東峰、軍功山等。     「六張犂」地名的由來,大家耳熟能詳,乃是開發之初的區域,面積有六頭牛可以犂耕的範圍,一張等於一頭牛可耕作的面積(約五甲地),六頭牛可以耕作的地區就稱為六張犂。而六張犂旁邊的麟光地名的由來,就較陌生了,葉先生表示,國民政府來台時,有憲兵部隊駐守於此地,憲兵部隊的吉祥動物是麒麟(古代麒麟是神獸,是來保護君王),憲兵的臂章就以麒麟為圖案,而憲兵之光就是麒麟之光,簡稱為「麟光」,這就是麟光地名的由來。     日治時期就在六張犂附近的山區設置彈藥庫(昔稱火藥庫,因仍屬未開發狀態,已改為富陽生態公園),是為了供應軍機作戰使用而設,因為日治時期設置松山機場,若發生戰事,軍機必須有藏匿之所,因此將目前的敦化南路開闢成又直又寬的飛機戰備跑道,直達六張犂的山區。而火藥庫的石階,則是以清朝台北城的城牆石磚來鋪設。這段珍貴野史得以被流傳,乃因葉先生的祖父曾參與搬石磚鋪設石階的工事,而其父親在日治時期曾是鋪設馬路的人員,因此對此區域的都市計畫頗有了解,因而得以口述此段野史。     以上這段軼事,是否為真實,歷史留待查證,但就邏輯性而言頗為合理,也極為有趣,因此特別為文記載,與讀者分享。
2007年房地產景氣熱絡,建設公司準備在辛亥路四段21巷尾的中埔山主要登山口一帶進行開發,因為此一山坡地產權屬於私人所有的住宅用地,依法可建屋出售,但若進行開發,則由景美進出的中埔山主要登山口就遭封閉,而且市民的休憩綠地也減少一部分,於是附近居民展開一連串的搶救中埔山的活動。     搶救行動的首部曲是組織成立「台北市中埔山步道協會」,結合相同理念人士的力量,共同為保存中埔山而努力。作家劉克襄及朱天心發表文情並茂的文章,闡述保留中埔山的重要性,讓一般民眾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設立「城南築夢中埔山」的部落格,透過網路傳達有關訊息。接下來,以協會名義提出保護中埔山生態及保留登山入口為訴求,向民意代表陳情,市議員徐佳青於2007年6月13日到現場勘查,記者也到現場採訪,隔日並於各大報加以報導,以凸顯議題,引發更多的討論與關心。協會於6月24日下午,在登山口現場舉辦搶救中埔山步道解說活動,以「99黃絲帶、步道永遠在」為口號,在登山步道旁的榕樹上綁上黃絲帶,為中埔山祈福。6月21日發起「搶救中埔山步道、建築城南綠廊—150公頃台北都會中央公園築夢連署行動」。     2007年9月6日,由大安文山社區規劃服務中心於誠品舉辦公共議題講座,主題為「樂活‧生態」—2007年台北社區新主張、築夢城南綠廊,邀請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就中埔山存在的議題發表意見、公開討論。9月7日由台北市中埔山步道協會正式向台北市政府遞交陳情書,以在登山入口開發影響公共利益及公共安全為由,要求市政府將地目變更為公園用地,將中埔山綠帶永遠保留,並補償地主得將容積移轉至其它建案,以達三贏的局面。     台北市政府於2008年1月22日,邀請地主與市府相關局處召開研商會議,並達成保留綠地及容積移轉的共識,2月21日經市長核示同意,於2008年3月31日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正式發文給地主,擬將土地地目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容積移轉方式予以補償,經地主同意,及都市計畫變更公開展覽,並舉辦說明會,在無人異議下,確立中埔山得以變成永久的綠地。     這一段搶救中埔山的過程,是公民社會以理性方式,透過公共議題的討論來爭取公共利益,並提出三贏的解決方案的成功範例,值得大家學習;這也是曾經在景美發生的重要地方文史,因此特別將過程加以記錄。(本文內容由「城南築夢中埔山」部落格中整理而得)
中埔山是南港山系由四獸山往西南延伸的山麓,也就是辛亥隧道上方的山丘,由此再往西有芳蘭山、蟾蜍山,往北接福州山,向南連軍功山、坡內坑山。中埔山又稱為「十五分後山」,因地位於舊稱「十五分庄」的後方而稱之。     中埔山標高139公尺,因視野良好設有二等三角點供測量之用,其東邊有另一高點,稱為中埔山東峰,標高145公尺。中埔山因濫葬而開發較晚,稜線上大多保留原始面貌,由辛亥路四段21巷上山,坡度較緩和,容易親近,在中埔山東峰瞭望,視野遼闊,可看見自來水廠、北二高支線、101大樓等景觀。     中埔山在景美的登山口有二處,皆由捷運辛亥站附近的辛亥路四段21巷進入。第一個登山口約離辛亥路50公尺的左側,拾階而上會與第二個登山步道會合;第二個登山口為主要的登山入口,距辛亥路約500公尺的左方,站在入口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榕蔭大道」,漫步在其中宛若令人沉思的哲學之道,榕蔭大道末端與第一個登山步道交會後,再往上走沿著水泥階梯,就會抵達中埔山的稜線十字路口,往左側向西行就會登上視野極佳的中埔山東峰,再往西走就會到達設有三角點的中埔山,整條稜線皆為自然步道,步行在林蔭中頗為舒服。     中埔山也可由捷運六張犂站下車登山,穿越富陽生態公園往山上走也可抵達中埔山的稜線,此外也可由福州山連接,但這兩條路線坡度較陡峭,走起來必較吃力。因介於捷運六張犂站與辛亥站之間,中埔山是可以搭捷運即可登山的市區便利路線,這麼方便的登山路線,卻曾因建設公司要在景美的主要登山口進行開發,而可能遭封閉的命運。幸賴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展開一連串的搶救行動,而得以永久保存,整個搶救過程值得記載,會在下一篇報導專文說明。
台南下營武安宮訪巴圖 2006年開始接觸進而研究十五份遺址之巴圖形石器,至今已經拜訪許多地方及相關人仕,參觀許多巴圖形石器,研究過程中發現台灣南北石器之不同,其中南部最大的石器就是台南下營武安宮收藏的這五件石器,我研究的石器中有一件是目前台灣最小的巴圖形石器,最大的石器當然要去參訪,今總算成行。   12月6日想了多年的南部訪巴圖行,在好友簡壬癸幫忙下終於成行,當天中午先到台南佳里簡兄家,請他帶我直奔下營武安宮,到達時廟裡沒人,向廟隔壁一位婦人詢問廟方人員去處,熱心的婦人協助找來戴清水主委。我們說明來意,戴主委非常熱心的請我們進廟去看那五件巴圖型石器〈也有稱冠頭石斧〉。   戴主委細說這五件石器的由來,發現者當地居民戴秀雄先生(去年2013往生),於民國五十八年在今武安宮附近的「19甲」線旁的中排捕魚,因魚往水底鑽快速徒手去抓魚,未料摸到一塊頗大的突出物,以為是埋在水裡的鐵器,於是返家找來鄰居王忠正義前去挖掘,竟挖出五件側立並排的扁形石器,於是戴秀雄帶走三支餘由王忠正義帶回家存放。   戴秀雄先生把石器帶回家不知此物乃距今約2800年至2500年間,在石器時代是很貴重的物品,夏季天熱,石器冰涼感,竟讓小孫子在石器上睡覺。「据戴洺涫所言,民國五十七年間嘉南農田水利會開挖整修此中排,過程中曾在約一丈深的地下挖出數具人類遺骸,皆無棺槨,埋葬方位皆南北走向,後來開挖的包商委由道士將遺骸集中處理」。由此事可知此地點,周圍有人類居住或活動。   戴及王皆是武安宮信徒,民國六十一年戴先生在廟裡閒聊時曾提及此事,年冬廟中乩童「起駕」指示這五件石器需送交宮中奉祀,於是二人將石器捐贈武安宮,經由道士畫符令開光點眼。此石器形像人之五隻手指,形狀似石劍,因此民間又稱「五指劍」,從此奉於武安宮。編號WAK559那件石器斷裂是因道士在畫符時用力過大,掉落而斷,後用膠帶捆綁至今。〈五件石器長度不一55.9、74、79.8、76.2、56.4公分與人手掌一樣,是否有象徵意義,因有些族群有用手掌做記號來代表或是做某種祭祀儀式之工具,有待後繼研究。     閒聊之後請戴主委帶我們去當時巴圖石器的發現地看看,此地附近有西寮遺址、右武衛、茅港尾、國母山等遣址,顯然這裡屬於史前人類密集活動區域,學者推測石器與烏山頭遺址年代相當約在2800B.P至2500B.P之間,推測為大湖文化。器形分類屬「臌身型」。   戴主委引領踏查當時發現巴圖形石器的原址…
103 (甲午)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綜述    (一)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緣起與意義 保儀尊王為福建安溪人保護神,隨安溪人高、張、林三姓家族來台墾殖而到台北文山地區,「保儀尊王」受玉帝敕封成具有「驅除蟲害神力」的神明,常有地方迎請「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驅除蟲害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雖然社會發展環境已大不同,但此一農業社會習俗仍傳承至今。經國民政府以節約為由,要求各區迎神廟會在統一時間辦理,景美地區決議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定期舉行保儀尊王( 尪公) 及廟宇聯合的景美遶境活動,俗稱景美大拜拜。今甲午年農曆10月15日( 民國103年12月6日) 照例舉行保儀尊王遶境大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二)參加今年景美集應廟遶境慶典活動隊伍  …
十五分庄舊地名  (文山學學員蒯宜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未有道路名稱前,庄內的聚落名稱皆以地理位置、地形、景物或居住者姓氏來稱呼。以地理位置稱呼之地名如十五分口、十五分、十五分內、湖仔內等,以地形稱呼者如耙形、獅形、虎形、猴形、蜈蚣牙、貢生坳等,以景物稱呼者如橋頭、土地公坡、七十二砌、中瓦厝、炭窯坑等,以居住者姓氏稱呼者如楊厝、翁厝、頂(上)厝許、下厝許等。 茲將在十五分庄內小聚落之舊地名來由及現今位置說明如下 ●  挖仔內 在今萬盛街一帶,因位居塯公圳轉彎的內側,故名。老住戶大都是林口庄(公館、水源地一帶)移入開墾的周氏家族,日治時期地此設有「挖仔內保」。 ●  耙形 位於今興隆市場後方,因其山勢如耕田用的耙,故名。昔日為許氏家族所有,因此有許氏宗祠建於今興隆市場左後方的山腳下。 ●  獅形 位於今興隆公園靠王者鄉大廈的後方,與華園山莊之間,因其山勢如獅之形貌,故名。昔日此地為劉厝所在地。 ● …
  光復初期的歷史證物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結束五十年殖民台灣的歷史,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指派陳儀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最高行政長官。當時為了政令能下達地方,招募政令宣導員,施予短期北京話訓練,作為宣導傳達政府政策的傳媒。筆者拜訪現年八十一歲家住仙岩路頂厝許的許仁修老先生,提及當年他擔任台北縣的政令宣導員,並提供當時最高行政長官陳儀所署名發出的委任令影本,作為此段歷史的見證。 此外許老先生也提供民國三十六的身分證,彌足珍貴。
台灣傳統民居簡介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所謂台灣傳統建築,是指由閩粵移民所帶來漢文化的傳統建築,包括多數閩南系建築、少數閩東系建築和廣東建築。 建築反映出一個族群在特定時空下的文化,臺灣傳統建築文化也具地域性特質,居民祖籍與建築風格有互相對應之關係,主要受閩南漳、泉;閩西、粵東客家人等影響。 台灣的傳統建築,多數可以從移民原籍看出建築之風格,但同屬漢文化,基本大同,亦有小異。因長期相處、交流的現象也在建築上發現漳、泉、粵,甚至荷蘭的混合建築。 一、傳統建築基本概念 (一)中軸線(分金線):是擇地建屋時依地理師所定之房屋朝向而設的中心線。 (二)左右位置(龍、虎邊):傳統建築的左右以正殿(正廳)的神明(牌位)的位置來看,以神明(牌位)的左邊為尊。 (三)開間:古建築面寬的計算方式,以兩柱或兩面牆體之間的距離為一「間」、最中間一間稱明間。面寬的總開間數為奇數,取奇數為陽數為吉利數。  (四)明間與次間:又稱中間或中宮,建築物當中之開間。次間:又稱小港間,在明間左右之開間。稍間:再次間左右之開間。盡間:最外開間。 (五)院落:「落」又稱「進」;「院」是「天井」、「埕」。    二、傳統建築的人文特色…
  十五分庄踏查報告(二)    (文山學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在前面一篇介紹了十五分庄開墾史、勘查路線、前五項踏   查地點,本篇將繼續為大家介紹另外九個景點。      6.古道、陰陽山與七十二砌〈階〉:自萬盛街152號對面的山   路而上,很快地翻越山頭,山頭前是茂密的林徑,山頭後整個…
第 22 頁,共 3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