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明

There was a problem rendering your image gallery. Please make sure that the folder you are using in the Simple Image Gallery Pro plugin tags exists and contains valid image files. The plugin could not locate the folder: media/k2/galleries/1203
2015年11月17日

一場不斷向前移動的追尋之旅

作者:微笑單車低碳行 講師 張博鈞

  提出相對論的現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曾言:「人生就像騎單車,必須不斷前進才不會跌倒。」尤其是在科技資訊不斷向前飛速邁進的當代,這句短短的警語益顯啟發之效。社區大學作為成人社會教育的實作場域,包羅萬象的不同類型課程,往往是帶領成人學習者在終身教育這條路上前行的引導者。作為一個課程的帶領者,必須要捫心自問的是:「學員需要的是什麼?而我自己能給予學員的又是什麼?」微笑單車課程屬於環境生態學程中的一門課,除了滿足學員對於環境生態遊覽認知的需求之外,對於公眾環境議題的參與和實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單車可以被視作是一種媒介或是載具,他搭載了不同學習需求的學員與不同的課程目標。從實務面來看,這些需求不一定時常與課程的目標相符;藉由課程設計的引導來將學員們的需求轉化成對於公眾議題的參與行動,是講師對於自己的期許,同時也是課程進行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這門微笑單車課的課程設計可以概分為三個面向:生活單車實用技能教學、戶外單車騎乘環境踏查與單車公眾議題參與。此三大面向皆有相對應堂數不等的課程內容,生活單車的實用技能為使整個學期的課程順利進行,安排在學期初先行透過實作的方式帶領同學們學習單車簡易修繕技巧、智慧型手機軌跡紀錄應用程式操作、單車相關公開資訊查詢方式等(上課照片見圖一)。

1117 1圖一 講師於戶外教學場地操作換胎技巧

學員們將這些於學期進行中所需的技能有初步的瞭解過後,學員於戶外踏查時便能夠更有方向與目標地進行騎乘。戶外踏查的騎乘地區安排,有三處的外縣市包括了:臺中彰化、宜蘭、以及金門。臺中彰化是使用與大臺北相同的公共單車系統──YouBike的中部都會區,此行走訪了臺中濱海的大安大甲濱海單車道,觀察海岸型的單車道設計規畫以及當地的泥灘地潮間帶自然生態;第二天則是針對在彰化市巷弄型的騎乘環境觀察,並對於這個中部古都有了一個概略性的歷史文化脈絡認識。第二次的外縣市課程選擇了宜蘭市,沿著宜蘭河從市區一路上溯至員山鄉的內城社區;沿途有著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物與河道水文,能夠一窺當地產業的發展脈絡,更有機會一乘內城社區的鐵牛車──力阿卡,聆聽體驗社區間最真實的農業生活。第三次的室外課則是遠訪了臺灣著名的戰地離島──金門,金門一向被譽為單車愛好者的離島騎乘天堂,略有起伏的平坦道路、豐富的自然人文生態、以及極富特色的在地美食,無不都吸引著單車愛好者前往騎乘(以上外縣市騎乘照片見圖二、圖三、圖四)。

1117 1
圖二 於臺中高美濕地前的單車路線導覽牌合照

1117 1
圖三 於宜蘭市津梅磚窯前合照留影

1117 1
圖四 於金門下榻民宿前合影(掌鏡者為本課程班代曉嵐)

而在原定的課表前往騎乘的台灣不同區域之外,課程中很重要的核心精神還是要回過頭來審視在地的公眾議題,於本校的微笑單車課程中則是對於臺北市,尤其是文山區的單車騎乘環境觀察。本學期課程內安排了一次文山區單車騎乘環境的踏查,後因天候不佳而採用雨天備案,於室內藉由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神遊。幸虧因應公民週的單車公共論壇,很榮幸地邀請到了本課程的創設講師──陳建志老師,再次帶領學員們進行文山區單車騎乘環境的深入性踏查。實際走訪過後,發現文山區的單車騎乘議題除了「行」以外,尚有「停」的問題;其中以萬隆捷運站與萬芳醫院捷運站周遭最為顯著,而此次踏查的資料也經由社大行政人員協同彙整過後,於公民週公共論壇時轉交給市府相關局處長官與李新議員協助後續的改善措施研擬(論壇現場見圖五)。

1117 1
圖五 公民週論壇【文山好行-友善單車再進】現場

我們總是期待身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公眾事務。上述的單車騎乘環境踏查與協助舉辦公民論壇是一種管道,而本課程也於學期中的母親節前,受興邦里里長之邀至興德國小共襄母親節園遊會。課程的學員們一同前往園遊會現場,與社區居民分享單車騎乘的安全知識技巧,以及學員們分享過去參加課程中走訪臺灣各地的旅遊路線及攝影作品(園遊會照片見圖六)。

圖六 興邦里母親節園遊會單車騎乘安全攤位(部分參與學員)

  在整個學期的課程結束過後,身為課程帶領者不免要回過頭審視,多達十數堂的課程中,講師與學員們一同參與本課程的核心為何。「移動」一書的作者彼得.艾迪提及:「移動性是一種與世界產生關聯、參與,並在分析上理解世界的方式。」現代人與自身所生活的周遭環境關係變得薄弱,是工業化與都市高度集約生活型態的結果。無機的居住與通勤工作環境,根除了過往農業時代緊密的人地關係,都市的居民開始關切生活中的最新流行資訊,甚於日常生活環境中的大小事,而這項特質在熟稔當代科技產物的年輕一代身上更甚之。以上種種的背景因素,造成了學者克利斯威爾口中的「地方感」之消失,甚至於「無地方感」的現象。「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學者認為人類與土地之間關係的根基,也是人類關懷其生活環境的根本出發點。透過社區大學諸多課程的參與,本課程即為其中的案例之一,我們在不同的媒介與環境之中移動,感知並試圖與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聯結。愛因斯坦與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盧梭有著相同的見解,盧梭曾於著作中寫道,「當我停留在原地,我幾乎無法思考;為了讓我的心靈在場,我的身體必須動起來。」諸多的論述皆證實了「移動」對於「地方感」的形塑之重要性。然而單一次休閒旅遊性質的走訪真的能夠促進「地方感」的產生嗎?環境教育界的學者普遍認為,態度是形成環境行動的最根本要素,對環境的態度越是友善,變越有可能產生友善環境的行為(當然我們也知道環境行為的產生還有其他諸多的外控因素影響之)。「地方感」就如同環境態度的養成一般,是我們在普遍性的環境行為之外,能促成特定區域的守護行為。舉一個較為偏狹的例子,假若「環境態度」的養成能促成我們平常攜帶環保餐具、選擇較低食物里程與友善環境的食材、選購較為節能的燈具家電等行為,「地方感」則可能促成諸如參與仙跡岩手作步道、守護白海豚、搶救碧潭吊橋等特定地域的環境運動。以上的假設,也許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藉由論述證實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透過實際的走訪看見了一塊土地的美好,深入性地去認識當前這塊土地樣貌的來龍去脈,以及臺灣各地面臨到的公眾環境議題,是我們產生更進一步行動必要的養分。

  對於微笑單車課程,心中不免有許多的期許,對講師自己也好,對課程的學員們亦然。期盼未來課程中能夠用雙腳與雙眼,去實際體會臺灣各地最美的人文與自然生態,並在過程中有更多參與公眾事務的機會。很感激的是當初建志老師給我這個機會驗證自身的經歷與所學,同學們一學期來的支持與鼓勵也讓課程的進行十分地順利愉快。因應2016年二月底世界自行車大會在臺北,在這個日期到來之前,也許我們可以盡早集思廣益來發想,要如何與來自世界各國的自行車夥伴團體對話。當台灣的在地經驗與國際上多元多樣的單車經驗交會時,相信會有最令人驚豔的火花迸出,留下一股深刻的涵養,滋養著未來單車文化在地化的前景。

參考及引用資料:
徐苔玲、王志弘(譯)(民102)。移動(原作者:Peter Edey)。臺北市:群學出版。(原著出版年:2010)
臉書粉絲團【找李新,最放心】,網址: http://ppt.cc/F3ldd
文山社區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wenshan.org.tw/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104學年度第一學期【微笑單車公民行】課程的全體同學

閱讀 2436 次數

圖庫

{gallery}1203{/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