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走過歷史‧生活在景美溪

本篇文章是世新大學高階新聞寫作班陳韋婷同學的作業文章出自

www.jschool.nccu.edu.tw/mpsuen/undergraduate-advance

對過去生活在景美溪的歷史有深入的報導與關心景美溪的朋友分享之

走過歷史‧生活在景美溪

文/陳韋婷

景美溪蜿蜒在文山地群山間,攤開地圖,沿溪東向而上,是先民拓墾的足跡;西向順流而下,曾是風帆片片通往大稻埕、淡水貿易的繁忙航道。居民則引溪水、鑿水圳灌溉土地,家園與溪流密不可分。

今天的景美溪雖被長長的堤防所隔,但我們仍能跨越這道隔閡,漫步在河堤旁,遙想先民與景美溪一同生活的情景。

對外商貿的唯一航道

踏上通往木柵政治大學的道南橋,景美溪靜靜地在橋下流動,它看來與一般溪流無異,但它曾經是文山對外唯一的交通路線、農人的經濟命脈,更是先民日常生活經驗裡不可或缺的一環。

景美溪曾一肩扛起文山對外的交通重任,不是從運輸「貨物」,而是從載運「人」而起。

大約雍正年間,福建安溪的先民乘船順著新店溪而上,碰到支流交會口,一批人繼續沿新店溪主流向上,而另一批轉入景美溪。木柵文史工作室總幹事許哲豪指著地圖解說。景美溪領著先民尋覓屬於自己的樂土,他們順著溪流,找到一片可拓墾的地方便落腳生根,因此,聚落即沿著河道,由下游漸往上游發展。

清代即貿易繁忙的溪仔口河港(現台灣師範大學分部後),在日治時期(約民國前二年)因泥沙淤積而日漸沒落,而後,來往船隻遂改停泊至上游的梘尾渡船頭(現世新大學旁、景美街口);梘尾渡船頭原只是景美溪兩岸往來的停靠站,因港闊水深,且已有市集,因此取而代之,成為商船停泊的地方、物資豐富的貨物集散地;直至民國十六、十七年梘尾、深坑仍可見船隻載貨往來。

風帆雲集繁榮了景美

「以前攏嘛是嗙伯仔船(帆船),」現年七十八歲的高樹榖提高音量說,順風時往來景美和大稻埕約莫四十分鐘;逆風時,船夫即拿著長竿撐船前進,要花上一個半鐘頭。

高樹榖的父親在景美街開設一間鐘錶行,父親過世後,他繼承鐘錶行繼續營運,迄今已有百年歷史;這間店沒有店名、沒有招牌,祇有一張與國小書桌同寬的工作桌,以及一張木製的長板凳,供客人休憩、聊天;牆上則零落地掛著幾個古董鐘。

「船上都載木頭、砂石、磚仔,較有錢的人就會買去起厝(蓋房子),」高樹榖抬起頭說。高樹榖手裡拿著手錶,右眼窩夾住一枚像用來鑑視寶石的放大鏡。

當時來自大陸的福州杉、唐山磚都是從淡水河口進入台灣,經由景美溪,運至文山。文史工作者許哲豪說,像杉木這類高級的建材,通常用來建造廟宇;而磚頭則賣給經濟較富裕的家庭蓋房子。景美很早就商業化了,對建材的需求量較大;而木柵則否。

許哲豪的爸爸許進財在民國九十年秉持一鼓對家鄉的熱情,收起了他開設廿多年的油漆行,利用自己幾十年來的人脈,致力於木柵文史資料蒐集;而許哲豪則負責將珍貴文獻統整、建檔,父子倆成立了木柵文史工作室。

在景美街底的「德明商行」,從外觀仍可發現是由一塊塊磚頭搭建而成。「這間房子少說也有百年歷史了!」第四代老闆高振榮抬頭看著已粉刷過的天花板說。

高振榮不確定建造德明商行的磚頭是否來自大陸,但他說,過去有能力蓋磚頭房子的人家,代表家境富裕。德明商行在民國十年以前是雜貨集散處,向大稻埕買進生活必需品,賣給當地人,同時也向木柵、景美農民買進甘蔗、稻米、茶葉等農產品,銷往大稻埕,有些甚至轉運至花蓮。

「以前這裡擺了一張長長的桌子,錢都隨便塞在裡面,來不及收好。」高振榮手比向櫃檯,畫出一條長長直線,說明當時生意興隆的盛況。他認為,要是沒有景美溪,景美、木柵的發展一定會再晚十年。

隨著公路、鐵路漸取代景美溪運輸功能後,德明商行轉型為一間小雜貨店,客源也僅止於景美街上的老鄰居。

商船繁忙地進出景美,千帆雲集造就景美街附近成商業小鎮,而木柵、深坑的煤礦輸出,也讓景美溪的船隻駛進上游。

日治時期,民國十四年萬新鐵路通車,鐵路縮短景美至艋舺(萬華)的距離,因此從大稻埕駛進景美的貿易船隻漸轉為以鐵路運輸為主,但往來深坑礦坑到景美火車站的運煤船仍然不減,當時煤礦先經景美溪水運,從深坑運往景美火車站(現羅斯福路六段底),轉經鐵路送往艋舺;同時,日人也在景美經木柵到石碇鋪設長達十里的輕便軌道,同樣載運煤礦到火車站。

老醫生的地圖道出古早木柵、景美

「輕便車嘛有載郎(人)啦!」民國五年出生於木柵的張傳生說。

張傳生兒時住在木柵保儀路集應廟旁,民國廿九年畢業於台灣帝國大學醫科,卅二年於景美國小附近、景文街上開設「文山診所」。

八十歲那年,張傳生突然心血來潮,買了一盒蠟筆,利用晚上閒餘的時間,畫出記憶中的木柵,前後花了兩、三個月時間完成民國十四年木柵的老地圖;三年後,張傳生又畫了一幅他初到景文街開設診所時的景美地圖。兩幅別於一般機械式工整的地圖,一筆一畫是張傳生醫師記憶的片段,圖中的古地名、老房子精采道出木柵、景美的歷史故事。

張傳生指著他所繪製的〈木柵一九二五年秋天〉開心地說,他每天都踩在輕便軌道上走去上學。當時的輕便車道沿著木柵路而建,張傳生只要從保儀路轉往木柵路,就能走到當時他就讀的「木柵公小學」(今文山區公所對面的木柵國小)。

「輕便車有兩款,一款載土炭(煤),一款載郎(人),」老醫師比手畫腳地說。四支棍子在輕便車四個角落的,用來載運煤炭;而車中央有個方型的木箱,每面坐一個人,以四人為限。

「坐起來很不穩,」張傳生形容。輕便車是由人力推動,軌道與軌道之間有接縫,所以乘客會隨著路面起伏而顛簸。

台北地區仰賴的水源霧裡薛圳、瑠公圳

先民靠著景美溪的運輸功能,順溪來到文山區,對務農的他們而言,尋找灌溉水源是首要工作,也是在這安身立命的唯一條件;因此,先民開鑿水圳,引溪水灌溉,安分守己地開拓出一片又一片金黃色的水稻田;而霧裡薛圳與瑠公圳即為文山區最著名的圳道。

東南技術學院歷史系教授詹瑋說,霧裡薛圳是文山地區最早開設的溝渠,水源直接取自木柵鯉魚山上的霧裡薛溪(於木柵路一段國家考試院後方),是景美溪的支流之一。

霧裡薛圳在清乾隆年間興建完成,灌溉木柵與景美交界一帶(國家考試院周圍),是文山農業最仰賴的溝渠,但在日治初期即無人使用、日漸荒廢,取而代之的是供大台北地區灌溉用水的瑠公圳。

瑠公圳雖為日治以後景美地區主要灌溉水源,水源卻是引自新店溪上游。景美溪雖水量豐足,但河道狹小,流速慢,無法大量供水,故先民轉自新店溪上游引水。

景美的本名叫「梘尾」

建造引自新店溪的瑠公圳,最困難的工程即是將水流橫跨景美溪,因此先人即在溪上方架設ㄩ型「木梘」,讓水流從木梘上方越過景美溪(位於今世新大學旁、景美街口)。

新店那頭稱為「梘頭」,而景美這一頭稱為「梘尾」,這就是「景美」地名的由來。

直至今日,瑠公圳即使已無人引用灌溉,但渠道未遭掩埋,仍在景美國小前的景文街的底下緩緩流動。

而木柵地區地勢則多小丘,憑地利之便,多以天然的陂或人工開鑿的埤儲水灌溉,但也有開挖溝渠引溪水的圳道,例如今道南橋頭、土地公廟旁的永安街,即是過去灌溉附近農田的「尪公圳」。

尪公圳從新光路一段與萬芳路交叉口的萬壽橋附近引景美溪水,繞道至道南橋頭的土地公廟後面,直至永安街底。尪公圳是木柵先民自行籌錢開挖的小圳道,只比現在一般的水溝寬一些。

民國十八年出生於木柵的鄭港河感慨地表示,如今尪公圳已填平,永安街兩旁公寓林立,窄窄的街道,看不出過去曾是附近稻田極為仰賴的水圳。

家家戶戶溪底撈煤炭

景美溪之於居民,不僅只有運輸、灌溉等經濟利益,而日常生活亦離不開景美溪;早上,有人去溪邊挑水,做為整日家庭的用水;下午,孩童和青年到溪裡撿煤、抓魚、摸蜆仔,順便洗澡;傍晚,婦女則到溪邊洗衣、閒話家常。

文史工作室的許哲豪說,在景美溪旁的幾個煤礦坑(木柵動物園對岸),礦工常將煤炭堆積在溪邊,方便以水運載至大稻埕,不少煤炭就這樣滾入溪中,隨著河流沖到下游,居民常會指派家中小孩,到河裡撿煤,拿回家當柴火燒。

「以前都會拿一個大簍子,到溪底去『喇喇ㄟ』,」住在木柵忠順廟附近七十一歲的陳博俊說。簍子的網格較篩子略粗,在溪底左右搖晃後,細沙和較小的石子就會與煤炭和大石子分離,而後再到岸上將煤炭揀出來曬乾,用扁擔挑回家。

六十八歲的陳建男接著說,民國七○年代以前,家家戶戶仍使用傳統的灶生火,相較木柴而言,煤炭生火較穩定,體積也較小,所以當時有不少人每天到溪邊撿煤。

「嘛是有囝仔撿煤拿去賣的,但是噯撿一擔才換一分錢,」鐘錶行的高樹榖說。一分錢在當時也只能換五、六顆糖。

溪畔洗衣閒話家常

另外,民國六○年代以前,自來水管線尚未普及,婦人得要到景美溪畔洗衣服,當時木柵地區還有俗稱「洗衣班」的一群婦女,不僅洗自家衣物,還替別人洗衣服掙錢。

洗衣班的婦女白天仍要下田耕作,或上山採茶,因此常在傍晚五點多,攜著煤油燈到溪邊洗衣,免得太陽下山,就得摸黑回家了。住在政治大學後山恆光橋附近的周卿花說,她已記不起替人洗衣一次多少錢,但這些「外快」,通常都會存起來當私房錢。

文山地區家庭生活用水,通常來自井水,但在冬天,井水常不敷使用,因此鄰近又充沛的景美溪成了供水來源。

「我去挑水的時候攏順便洗身體耶。」自小住在興隆路忠順廟旁的陳建男笑說,以前男孩常在景美溪裡洗澡,還會在溪裡抓魚、摸蜆仔;當時的魚種類繁多,他最喜歡捉土魠魚和鯽魚回家加菜。而今,只見外來的吳郭魚在景美溪裡悠游。

越過堤防 享受自然

經過時代的推移,防範洪水侵襲家園的堤防高高聳立,住宅區與河道間有著一道明顯的阻隔;上游的水源污染,讓景美溪裡的魚兒成了有毒、不能食用的魚;景美溪與居民的關係,不再像過去那般緊密、不可切割。

景美溪雖不再是文山居民的交通要道、灌溉水源,但河畔的自行車道、河濱公園,以及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淨溪活動,都是以多種方式讓居民再次走到河畔,感受溪流不減當年的生命力,享受遠離塵囂的悠閒愜意。

閱讀 7932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