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台南下營武安宮訪巴圖

台南下營武安宮訪巴圖
2006年開始接觸進而研究十五份遺址之巴圖形石器,至今已經拜訪許多地方及相關人仕,參觀許多巴圖形石器,研究過程中發現台灣南北石器之不同,其中南部最大的石器就是台南下營武安宮收藏的這五件石器,我研究的石器中有一件是目前台灣最小的巴圖形石器,最大的石器當然要去參訪,今總算成行。
 
126日想了多年的南部訪巴圖行,在好友簡壬癸幫忙下終於成行,當天中午先到台南佳里簡兄家,請他帶我直奔下營武安宮,到達時廟裡沒人,向廟隔壁一位婦人詢問廟方人員去處,熱心的婦人協助找來戴清水主委。我們說明來意,戴主委非常熱心的請我們進廟去看那五件巴圖型石器〈也有稱冠頭石斧〉。
 

戴主委細說這五件石器的由來,發現者當地居民戴秀雄先生(去年2013往生),於民國五十八年在今武安宮附近的「19甲」線旁的中排捕魚,因魚往水底鑽快速徒手去抓魚,未料摸到一塊頗大的突出物,以為是埋在水裡的鐵器,於是返家找來鄰居王忠正義前去挖掘,竟挖出五件側立並排的扁形石器,於是戴秀雄帶走三支餘由王忠正義帶回家存放。
 
戴秀雄先生把石器帶回家不知此物乃距今約2800年至2500年間,在石器時代是很貴重的物品,夏季天熱,石器冰涼感,竟讓小孫子在石器上睡覺。「据戴洺涫所言,民國五十七年間嘉南農田水利會開挖整修此中排,過程中曾在約一丈深的地下挖出數具人類遺骸,皆無棺槨,埋葬方位皆南北走向,後來開挖的包商委由道士將遺骸集中處理」。由此事可知此地點,周圍有人類居住或活動。
 
戴及王皆是武安宮信徒,民國六十一年戴先生在廟裡閒聊時曾提及此事,年冬廟中乩童「起駕」指示這五件石器需送交宮中奉祀,於是二人將石器捐贈武安宮,經由道士畫符令開光點眼。此石器形像人之五隻手指,形狀似石劍,因此民間又稱「五指劍」,從此奉於武安宮。編號WAK559那件石器斷裂是因道士在畫符時用力過大,掉落而斷,後用膠帶捆綁至今。〈五件石器長度不一55.97479.876.256.4公分與人手掌一樣,是否有象徵意義,因有些族群有用手掌做記號來代表或是做某種祭祀儀式之工具,有待後繼研究。
 
 
閒聊之後請戴主委帶我們去當時巴圖石器的發現地看看,此地附近有西寮遺址、右武衛、茅港尾、國母山等遣址,顯然這裡屬於史前人類密集活動區域,學者推測石器與烏山頭遺址年代相當約在2800.P至2500.P之間,推測為大湖文化。器形分類屬「臌身型」。

 
戴主委引領踏查當時發現巴圖形石器的原址
 
武安宮巴圖約略的出土處
※右旁是武安宮舊址,公路為19甲線與南58縣道交叉口
 
 
每件石器刃部有被軟性物質磨擦之軟性消耗痕,應是使用過程中,被軟性物質磨擦之痕跡。石器由質地相同的變質砂岩製成,色近青灰有明顯但不發達的片理,部分石器有製做時產生的局部片狀剝離現象,器物柄剖側邊有粗糙面,顯示製做包含敲琢的方法,舌部兩面平直,沒有凸出脊狀構造,也無紋飾,邊緣略削薄形成圓鈍弧邊而不是鋒利的刃鋒,底部石形呈W狀,局部有剝離現象。這五件石器最長達80公分厚僅2公分,磨工精細,器形大而完整,石材也非器物出土地附近可得,可見在當時屬難得的貴重器物。不像是工具或武器,有可能是儀式性工具。


「臌身型」

這次台南行收獲很大,發現此地石器雖然與十五份所出土的石器大小形狀差很多,刃部都有相同使用過的消耗痕,石材雖與十五份的巴圖形石器同為變質砂岩,但十五份石器則略勝一籌,沒有剝離現象,兩者有可能是有共同用途,之前我提出一種看法,有無可能這兩種石器在不同的時間點向外擴散,到達現今的紐西蘭而成為現在毛利族所使用的器形,而不同的材料所製成的巴圖,有不同用途,如武器、權杖、法器、農具等等。但在早期的台灣是否有共同的使用目的,不得而知,希望以後能出土更多相關石器,釐清現在的許多盲點。

左圖為武安宮五支巴圖形石器中最大的一支長79.8公分,右圖為十五份遺址巴圖形石器中最小的13公分,也是目前台灣所發現的所有巴圖形石器中最小的一支
 
※將筆者所著十五份遺址的研究致贈戴主委


※這五件石器放置在廟的右側方
※畫符時斷裂用膠帶貼合痕跡


※刃部有明顯消耗痕


※刃部有明顯消耗痕


刃部有殘


※刃部有殘


※尾部有片狀剝離現象
※此型器又稱冠頭形石斧
※明顯不發達片理結構



※兩側有沒打磨的粗糙面
 
※現任主委戴清水先生


還發生一件妙事,因為武安宮是供奉清水祖師,出土了五件全臺灣五件最大的巴圖形石器,而我的工作室旁邊的廟宇也是供奉清水祖師,我發現了全臺灣最小的巴圖形石器,真是神奇。



1.本文參考武安宮冠頭石斧簡介小冊
2.閱讀辭典/巴圖用途 學界迄無定論
巴圖(Patu)一詞源於紐西蘭毛利族,是一種匙形而扁平的手持器物,有石質、木質、骨質等質地,長度約20至50cm,用於戰爭的武器、酋長的權杖,或是祖靈的法器。台灣的巴圖形石器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及嘉南平原,長度從13公分到近80公分皆有,唯過去主要用途是作為耕種農具?或防禦武器?還是祭祀禮器?學界迄今無定論。
(考古博士朱正宜口述,記者謝進盛整理)
3.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相關器物研究  鄭景隆著

 
閱讀 6990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