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最早橫跨景美溪的橋樑--木梘

 

 

    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為灌溉台北市大安松山一帶農田窮其一生精力及財力建設瑠公圳其圳路自新店截取青潭溪的水源至霧裡薛溪(今景美溪)如何將水源跨過溪流是工程最艱難的部分之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開通青潭石硿隧道的完工初期是採取以木板組成ㄩ型狀為水道,再以47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引水跨越霧裡薛溪稱此水橋為木梘景美街附近因位處木梘的尾端地名稱為「梘」,新店快樂旅社中興路附近稱為「梘」,當時因溪流之間並無橋樑居民乃借道平底水橋往來兩岸平底木梘經常損壞無法正常輸送灌溉水源郭公於是以水缸將底部打通再將之重疊相接埋在溪床下以運送水源但颱風期間洪水衝擊而嚴重損壞郭公錫瑠因而抑鬱以終1765年辭世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1767年(乾隆32年)仍恢復以木梘來送水但改以Ⅴ字型狀結構的菜刀梘以防行人通行瑠公圳於是可以正常輸送水源每當颱風大雨來襲須有人隨時維修損毀的木梘,因此在景美街頭設有梘寮以放置維修木梘之材料。清道光年間溪子口之渡船口逐漸淤積船隻乃改至木梘橋附近停泊,因而造就梘尾頂街(景美溪往內至豬肉攤一帶)的繁榮船隻停留之處位於木梘橋下於是稱為梘腳潭。上圖即為當時的木梘此橋為跨越景美溪的第一座橋,由今中興路橫跨至對岸的景美街,但為僅供送水之用的水橋往來景美溪兩岸則以擺渡行之

  

閱讀 5841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