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台灣有50件》巴圖 南太平洋民族的武器【聯合報2007.03.27報導】

《台灣有50件》巴圖南太平洋民族的武器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巴圖究竟是農具、兵器、巫術用具,還是祭祀器物?至今還是謎。

 

960327聯合報 2

巴圖(patu)一詞起源於紐西蘭毛利族,原意指外型呈扁平匙形的石、骨或木製的兵器。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說,專長為南太平洋民族誌的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在1934年為台灣發現的匙形石斧命名時借用了巴圖之名,台灣民間則俗稱巴圖為石匕或石劍,分布遍及福建沿海、南北美洲、波里尼西亞各島嶼及台灣。

劉益昌說,台灣南、北都曾發現巴圖,北台灣發現者較厚、較小,中有突脊。南部的巴圖較大,既寬又扁且長。如:台南縣下營鄉武安宮保存五支巴圖形石器,最大長約80公分,被當地人奉為「神的兵器」。「十五份遺址」發現的巴圖中,最小僅13公分長,是台灣現有最小的巴圖。

根據文建會「台灣大百科」、由杜美慧撰寫的「巴圖形石斧」詞條指出,台灣發現的巴圖約有450件,學界對其用途的看法不一,分別是做為農具、權杖、兵器、巫術或祭祀所用。日本學者鹿野忠雄認為,巴圖是農耕上使用的一種「巫術或祭祀器物」。劉益昌說,南太平洋民族普遍以巴圖為武器,而台灣發現的巴圖在出土時的狀態,皆以豎立方式相靠,且均呈奇數,明顯帶有祭祀功能;而這些巴圖又都有使用過的痕跡,應詀?是既可農耕又兼儀禮祭祀之用。

台大地質所博倣?候選人周述蓉則說,她以顯微攝影從鄭景隆發現的巴圖及網墜身上發現每件皆有「次生附著物」,這正是漢代以前出土器物身上最重要的特徵;而它們身上泛著晶瑩的「玻璃光」,也是出土文物的特徵之一。她認為,這批巴圖製作相當精緻,超越一般實用性的石製農器甚多,做祭祀用的可能性較大。

閱讀 5995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