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
2016年10月17日至10月18日
地 點:高雄駁二特區、橋頭糖廠
目 的:
見習以河港為主題的地區藝文改造
效 益:
透過本次兩日的參訪活動,瞭解該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經營模式,規畫者如何以在地原有的文化內涵與發展脈絡為基礎,
以公私協力的合作機制,逐步進行環境改造工作的發展歷程。
間:
2016年10月17日至10月18日
地 點:高雄駁二特區、橋頭糖廠
目 的:
見習以河港為主題的地區藝文改造
效 益:
透過本次兩日的參訪活動,瞭解該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經營模式,規畫者如何以在地原有的文化內涵與發展脈絡為基礎,以公私協力的合作機制,逐步進行環境改造工作的發展歷程。
導覽解說駁二特區發展沿革

駁二藝術特區蓬萊特區戶外大型公共藝術

導覽解說駁二特區三區規劃重點

戶外大型鋼雕公共藝術作品,並介紹雙年展計畫說明

公共藝術地標:工人的背影,表達工人辛苦的一面

大勇區展覽空間規劃

3D藝術創作融合重工業、運輸之意涵

3D藝術創作融合重工業、運輸之意涵

貨櫃屋實體空間創作

大義區文創基地空間規劃及人才回流計畫說明

導覽解說橋頭糖廠的發展沿革

導覽解說橋頭糖廠的空間配置與現階段使用情形

介紹日治時期糖廠對於園區的規劃

為因應2008年高捷開通帶來的大量人潮,台糖以廢鐵道為資材所設置的路牌

原日治時期神社所在地點,現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建為中山堂

二戰後遭丟棄的地標,由在地藝術家與文史工作者尋回後立於原址 ge:ZH-TW; mso-bidi-language:EN-US'>2008年高捷開通帶來的大量人潮,台糖以廢鐵道為資材所設置的路牌

橋頭糖廠於日治時期的社長宿舍,數年前重新修繕後即閒置至今

在地藝術家導覽解說日治時期橋頭糖廠的社宅事務所

橋頭糖廠至今仍保留著台灣糖業鐵路的五分車

橋頭糖廠內藝文改造空間「白屋」旁保有日治時的紅樓水塔遺跡

參訪後的討論會議,由本計畫核心成員共同商議如何能在文山區引發民眾參與及設計動能

參訪活動後,本計畫協力團隊都對景美水文化的復興有了更具體的執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