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6日

指南路─貓空飲茶休閒文化

文◎曾美慧

 

本路一、二段闢建於日據時代,木柵鄉改隸於台北市後,三段山間道路才陸續拓延,目前環

山道路已全部貫通。

◎段數:三段 ◎分段點:道南橋、張橋 ◎全長:四、八0九公尺

指南路的開端緊挨著塵囂市區,從平地爬坡上山後,伸出雙手將山林攬在懷中,終點竟又連回起點。

指南路一段與木柵老街保儀路相連,當地耆老指出,右側永安街內曾有磚仔窯。直到光復初期仍黑煙梟梟。位於木新路交會口的福安宮,早年是一座山丘,古地名「更寮山」,為防山上的泰雅族突襲,山頂上設有更寮派人守望。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日人為開闢指南路一段,鑿開更寮山,並興建「道南橋」。約莫民國六0年代,這一帶的山坡才悉數夷平,樓房興起。

政治大學校門前的指南路二段,沿路幾乎都是小吃店、速食店、藥妝店、便利商店、百貨連鎖店,近十年愈發密集,成為指南路人車最暄譁的地帶。政治大學是文山區的最高學府,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於民國十六年創校,二年後改制為「中央政治學校」,民國三十五年,合併「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改制為「國立政治大學」。民國四十三年,在木柵長滿刺竹的窪地復校,校地幅員遼闊,幾乎五分之四為山坡地,校園內有數條登山步道通往蒼蒼雲山。

站在政大的叉路口,屬於城市的風景已在腳下,往左,指南宮的方向,往右經北政國中(民國五十七年成立)的大門前的巷子口,環山綠帶就由這兒開始。不遠處的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創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學生以政大教職員子女為主。對面的教育部宿舍,昔稱「番仔公館」,曾是漢人與原住民交易的市集。我準備搭小10公車上山,拜訪貓空的張朝聘先生。

二百多年前,來自中國茶鄉福建安溪的張姓移民攜帶茶種在貓空落地生根,目前貓空地區仍以張為最大姓。民國三十二年出生的張朝聘,製茶家業傳至他已歷經六、七代興衰。他笑說:「小時候哪裡有指南路三段!從政大上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往仙公廟,路兩旁都是梯田。」居民出入的蜿蜒山徑全靠先人一步一腳印踩踏鋪石而成。山區的孩子大都要等到八、九歲,有力氣跋涉近二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木柵國小就讀。下午放學後走到半路,就得點菜籽油燈或竹筒火把,照亮回家的路。平日農民運輸農產品、茶葉全靠兩肩挑,必須等要到木柵街碾米、採買豬肉、魚肉等奢侈民生用品時才會下山。

民國五0年代初期,為了便利運輸和出入,山區居民自主性發起義務勞動,從政大實小上坡的那段山路,「山區每戶人家,一戶工作十天,自己帶飯包,這樣慢慢開路上來。」張朝聘說。後來,政府陸續編列預算,延伸指南山區產業道路,民國六十八年,指南路三段的環山道路才通暢,民國七十年左右,小型公車才開始在山間奔馳,最早只有九人座小巴士,主要目的是方便運送農產品,現在則成為山區居民和登山遊客便捷的交通工具。

剛上山之際,公車開了老半天的山路,還在三十四巷、三十八巷、四十巷之間盤旋,繞得我東西南北分不清方向,嘖噴稱奇山區的巷弄竟如此舒闊。張朝聘笑著搖頭:「當初道路編整方式不好,光靠住址是找不到人的。天恩宮出去那頭是三十八巷,以前叫做樟湖;天恩宮進來這頭是四十巷,就是貓空。現在大家正在討論,是否要從指南國小起,另命新名叫做貓空路。」

直到民國六十四年,山區終於有第一所小學指南國小,舊地名為「吊叩坑」,清代拓荒時期,先民曾在此地設哨,一遇原住民來襲即敲梆,叩叩聲響傳遍山野。貓空,先民稱呼「了坑」(皺穴),日人轉音為「貓空」。若往貓空停車場或茶展中心指示的步道走下溪谷,你會看見河床被急流侵蝕成凹凸不平的皺摺狀。張朝聘生動的形容小時候只要雙手按住「了坑」,就可以抓到魚蝦的趣事。然而山區開發日甚,許多孩提時常見的鳥類昆蟲都不見蹤影。

一、二十年前,貓空還是一個種茶為生的寧靜山村,今日已成都會人品茗休憩的代名詞,這樣的茶鄉變化,可以從漳湖地區的茶園說起。被視為木柵茶葉特色的鐵觀音茶,是日據時代張迺妙、張迺乾二人從原鄉福建安溪引進,種植於樟湖山上。因土質。環境得天獨厚,木柵鐵觀音一舉成名。張迺妙兄弟潛心鑽研製茶手藝,傳習鄉鄰,讓木柵從粗製茶階段邁入精製茶的領域。參觀坐落於指南路三段三十四巷與三十八巷分界處的「張迺妙紀念館」,可領略傳遞百年的醇厚茶香歷史。

因地處偏遠與茶業市場沒落,木柵茶葉險些遭時代洪流淹沒,直到成為全國首座觀光茶園後才得以扭轉頹勢。李登輝台北市長任內,推動休閒農業,民國六十九年,選定指南里成立觀光茶園和觀光農園,並加強茶園地區各項建設,吸引不少年輕人回流茶山發展,打響貓空飲茶休閒文化。

每逢星期六、日,指南路三段上,絡繹不絕的登山遊客,交通總不免壅塞打結。沿線各道路交會口五顏六色的茶坊招牌,一抹二十年前的純靜幽綠。白天登山客鑽入群山間傾聽大自然,黃昏之後,貓空更是神氣活現。山間茶坊五彩燈火閃爍,宛如不夜城。

指南宮,俗稱仙公廟,位於猴山岳。海拔三百三十公尺。指南宮奉祀呂洞賓,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還只是一間茅草小廟,因香火鼎盛不斷擴充,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向各地募款,大興土木,請來當年台灣傳統建築界大師陳鷹彬修建,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民國三十五年行政區域重編,因指南宮盛名,乃將周邊山區命名指南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指南里。道路也以它命名。

閱讀 4986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