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6日

文山區馬明潭及臺灣馬地名

文山區馬明潭及臺灣馬地名

張秋蜜

■馬明潭地名由來

◎「馬能潭」→「馬麟潭」→「馬龍潭」→「馬明潭」:

今文山分局秀明路口至木柵路2段,由涵碧新村及臺北客運停車場至再興中學一帶,昔日曾積水甚深,後築路填土潭雖不復見,但因地勢低窪,早期颱風豪雨,此處即成澤國。

其名由來據傳早期有8名原住民在潭中游泳,1人溺斃,7人環潭而哭,原住民口語中的「哭」為「馬能」,故名「馬能潭」,也有人稱為「馬龍潭」或「馬麟潭」。

日治時期,以哭為地名不雅,遂改稱今名。

(From:文山區志卷一土地篇> 第五章地名)

馬明潭(臺北市文山區):地名由來五種說法

1-清乾隆56年契約「十五份馬麟潭」:

馬明潭在清朝時期是沼澤地,積水慎深。

位於木柵路二段由秀明路底北側涵碧新村及台北客運停車場至再興中學、欣欣客運停車場一帶,昔時興隆路三段仍是一整片山連接並未打通(再興中學,仙跡岩尾脊之馬明潭山與興隆山相連,此處為興隆路三、四段分界,也是早期景美和木柵的分界),可想當時先民開墾應仍可見到潭水。

據傳潭水範圍約為現木柵路二段即興隆路至秀明路中間這一帶。(再興中學到秀明路口)

在乾隆至光緒年間從很多相關古契約中可得知當時此地稱為「十五份馬麟潭」,直到日本人在明治三十六年(西元 1903 年)開闢木柵路興築臺車軌道才將其填平,潭水順著 ...

2-原住民落水哭聲-馬能:

據傳早期有八個原住民在潭中游泳,一人溺斃,七人環潭而哭,原住民口語中的「哭」,即「馬能」,故名馬能潭,也有人稱為「馬龍潭」或「十五份馬麟潭」。日治時期,以哭為地名,有所不雅,遂改稱為馬明潭。

3-原住民與漢人衝突說-

4-日人騎馬至此喝水休息-馬鳴:

「馬鳴潭」,據傳為道路過於泥濘,馬至此高鳴不願前進因而得名,直到民國四、五十年代,仍有許多人不忘稱其舊名。

5-讀音:

本地老地名不論是稱「馬能潭」、「馬龍潭」、「馬麟潭」、「馬鳴潭」或「馬明潭」都無妨,因為在本地泉州發音的閩南語讀音都非常相近。

以「馬」為地名-另外補充1

◎瑪陵坑(基隆市七堵區:今瑪東、瑪西、瑪南里一帶):

平埔族群昔日傳統習俗通常會將去世的族人安葬在坑谷或溪流處,稱為Marlin(譯音:瑪陵),意指「祖靈地」。

日本學者安倍明義認為這裡也就是當年西班牙所記載的平埔「琪碼利」社區部落。

(參考資料:情歸故鄉  基隆市地名探索/洪英聖/時報出版)

以「馬」為地名-另外補充2

■台中市西屯區有個龍潭里舊稱馬龍潭或作馬磷潭、馬鳴潭等,

而其地名由來譯自平埔族語 Hematarin ,意為死靈所在地,轉而作祭祖靈地之意。(安置喪扯的地方,稱為「馬鄰地」,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地方,一般人不會接近,甚至附近的農地也棄耕。漢人知平埔族有此風俗,便在廣大的平埔族群土地間故意棄置屍體平埔族群被迫放棄土地後漢人就去接收。 )

(參考資料:情歸故鄉  基隆市地名探索/洪英聖/時報出版)

◎臺中市西屯區:

昔日平埔族祭祖所在地,有一湖潭叫(馬龍潭)。

台中市西屯區有個龍潭里舊稱馬龍潭或作馬磷潭、馬鳴潭等,而

其地名由來譯自平埔族語 Hematarin ,意為死靈所在地,轉而作祭祖靈地之意。


以「馬」為地名-瑪家(屏東縣)

本地原為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

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指傾斜的山坡地,

光復後簡稱為「瑪家鄉」。

(參考資料: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29

以「馬」為地名-東河(臺東縣):

本地舊稱為『大馬武窟社』,這是由阿美族的譯音轉換而來的漢字,其意思為『投網捕魚之處』。

光復後,以其位在台東海岸山脈東側最大河川馬武窟溪之東端河口位置,而改稱為『東河』。

以「馬」為地名-鳳林(花蓮縣):

地名由來有二說:

1.舊稱「馬里勿」,為上坡之意。早期森林茂密,木蘭繞樹生長就如鳳鳥展翅,漢人來開墾就命名為「鳳林」。

2.另一說法是由於清代屬台東直隸州「奉」鄉,「奉」與「鳳」同音,且位於「西鳳林山」東麓地區,南有「鳳」信村,北有「林」榮村,故位在中間交通要站稱為「鳳林」鎮。

(參考資料:花松村,民85,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頁395);苗允豐編,民72,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頁59

以「馬」為地名-光復(花蓮縣):

▲舊稱馬太鞍,這一帶為阿美族馬太鞍社域,到了民國二十六年,日人改馬太鞍為上大和;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光復後,有鑑於大和為日本上古國名又為其民族名,於是改稱為光復。(From: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馬太鞍部落【Fataan/Fataan

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之一。與太巴塱部落為光復鄉最古老的兩個部落之一。含跨六個村:大同、大馬、大平、大華、西富村、大全、大興等村,而以大馬太鞍(大同、大馬、大平、大華)為部落的中心。

位於馬錫山山腳下,由馬太鞍溪與烏卡蓋溪所沖積出來的沖積扇地區。

代表人物有:前旅美投手曹錦輝。

(From《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

http://gis210.sinica.edu.tw/placename/ http://0rz.tw/031A6 )

◎馬太鞍部落【Fataan/Fataan

馬太鞍的地名「Fataan」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是此地靠近海岸山脈,有座山丘的形狀像馬鞍,故得此名;

另一說法為當時馬太鞍族人的祖先遷來此地時,此地長滿了樹豆(Fataan在阿美族語意為樹豆),當地的樹豆成為族人的主食。

樹豆可以常保不壞,又容易生長,成為馬太鞍人的最愛,常常帶在身上,到處種植,使得附近都有樹豆,因此就通稱此地為馬太鞍。

(From《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

http://gis210.sinica.edu.tw/placename/ http://0rz.tw/031A6 )

以「馬」為地名-★(澎湖)海疆經略的前哨-馬公

舊稱「媽宮」,也就是媽祖宮,澎湖馬公天后宮為全台第一座媽祖廟,即是因為奉祀媽祖而來;

馬公舊稱為『媽宮』,相傳在明初,移民在今天的正義街十九號創建『娘媽宮』,為全台最早創建的廟宇,.地名刪去『娘』字稱『媽宮』,民國九年改稱為『馬公』。

★(澎湖)海疆經略的前哨-馬公

馬公:

而今天馬公的名字,則是日據時期,大正9年(1920)所改稱;

澎湖最早的開發,根據<臺灣通史>記載:

「及唐中葉,施肩吾率其族遷居澎湖」;到了南宋孝宗乾道7年(1171),宋室派泉州軍民渡海屯墾戍守,澎湖正式納入中國版圖隸屬於晉江縣;

元世祖至元18年(1281)更在澎湖設巡檢司,這是臺灣地區最早設官治理的地方;

清光緒21年(1895),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臺、澎割讓給日本,

由於澎湖戰略地位重要,日本便積極在馬公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光緒年間所興建的媽宮城,並以拆掉所得的土石,興建現代化碼頭供軍艦使用,而成為今日馬公的面貌。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吼門水道,連接白沙、西嶼二島的跨海大橋,橋身長達5541公尺,有「遠東第一長虹」之稱。

以「馬」為地名-瑪鎖山(基隆市安樂區)

瑪陵坑(基隆市七堵區)-西班牙所謂的「吉馬利社Kimari」即指馬鄰坑、瑪陵坑。

以「馬」為地名-馬鍊(新北市萬里區)-

1622年西班牙佔據基隆以前,已有零星漢人聚居,西班牙稱之Parian,而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稱之Va Sai,音譯字、「馬鍊」、「馬賽」(和法國馬賽同音)

以「馬」為地名-馬麟社(苗栗縣獅潭鄉)

以「馬」為地名-彰化縣:馬鳴山,馬鳴路,馬鳴橋,

以「馬」為地名-雲林縣:馬鳴山(雲林縣褒忠鄉)

以「馬」為地名-宜蘭縣:瑪僯路(宜蘭縣礁溪)

以「馬」為地名-宜蘭縣:馬賽,馬賽國小(宜蘭縣蘇澳鎮)-為猴猴社族人漁獵之地

閱讀 7730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