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0日

景美老街三座廟宇

景美老街三座廟宇

(文山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

 景美集應廟

 

上圖:景美集應廟

  (一)建廟歷史

  景美集應廟位於景美街37號,景美夜市內。清咸豐10年(1860)由移墾來台的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始建於竹圍內(現景美國小南側);清同治6年(1867)遷地重建於現址,建有前後兩殿及左右迴廊,20多年後〈1894光緒20年〉才又增建左護龍,今正殿內懸掛建廟當年高氏族人敬獻之紀念匾額「太平世澤」。

   此後廟宇曾經三次大整修,歷次均留下匾額或碑刻紀念。1924~26〈大正13~15〉年整修主殿,並增建右側護龍,完成廟宇現貌,留有「威鎮東瀛」、「南閩遠服」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48~49年再次整修,廟埕前方增建戲台名「中正台」,也留下「澤普黎庶」、「神靈顯赫」、「安邦護眾」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92~94年第三次整修,有「睢陽傳徽」匾額及「第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修護工程碑」,石碑立於廟前,碑文略記廟史及此次整修經過、捐款芳名錄〈背面〉。

  民國74年因以其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保護得當,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二)保儀尊王、保儀大夫信仰與景美高、張、林三家族關係

 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張巡,俗稱尪公或尪元帥,相傳係唐代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壯烈殉難的守將張巡與太守許遠,其忠義精神受人民崇敬,肅宗時建廟祭祀名為「雙忠廟」。唐末中原動亂,河南光州高、張、林三姓族人南遷避難,隨身攜帶尊王神像以求庇護。三姓族人安抵福建安溪落戶後,為感激保儀尊王的一路庇祐,乃建廟供奉,在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乃將廟命名「集應廟」,成為安溪三姓族人保護神。

 自古漢人遷移外地發展,為求身家平安、事業順利,攜帶原鄉保護神同行已然成傳統,如媽祖、開漳聖王、清水祖師、三山國王、保儀尊王、城隍爺等都是各不同地域、族群的保護神。康熙末年,三姓族人因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定一同渡海來台發展,在「尪公」的庇祐下平安抵台,安溪人的原鄉保護神集應廟保儀尊王,也隨著安溪人三姓族人渡台到景美。

 清咸豐年間高、張、林族人在文山地區墾殖有成,人丁繁衍,三姓意見分歧,乃協議集應廟分立,並以拈鬮分配原供奉寶物各自建廟奉祀:張家獲香爐到木柵另建集應廟、林家得林氏夫人神像於萬隆建廟供奉、高氏獲保儀尊王神像於景美建集應廟奉祀。景美集應廟為單姓家族〈高家〉所興建的廟宇,具台灣傳統廟宇特徵,為有150年歷史的古蹟,廟內仍保存最早建廟時期的木製香爐和尊王座椅,已為鎮廟之寶。

 (三)集應廟主祀、配祀神明〈正殿龍側為大德禪師;虎側為林氏夫人〉

   景美集應廟主祀神明為保儀尊王,緣於雙忠廟信仰的張巡與許遠。對保儀尊王、保儀大夫各是何人?景美集應廟稱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然民間亦有兩人稱號互置之說,在學界及各自信徒間尚有爭議,未有定論。

   集應廟保儀尊王以保護神受供奉,除保護信徒之生命財產安全外,隨環境不同與需求而產生其他功能。相傳玉皇大帝嘉許張巡、許遠之忠義志節,特封祂們為保護農田、能驅疫除蟲的神祇,農業時期在淡水河流域各地區非常注重「迎尪公」的慶典,以保祐人畜平安、五穀豐收。從心理需求言,來台墾民須克服台北盆地開墾艱困環境,又時時需防範原住民的侵擾的情況下,保儀尊王也變演戰神的角色,成為具多元神格的保護神。

  保儀尊王信仰隨著安溪三姓族人帶入台灣,開墾地域沿淡水河而到景美溪,集應廟亦遍佈台北的北區與南區。因歷史因素,高、張、林三姓族人與集應廟關係密切,與三姓宗族祭祀有密切關聯,尤其景美、北投集應廟高家之間,以及木柵、淡水集應廟張家之間的宗教祭儀活動,一直互有迎香與送香之往來。

   景美集應廟配祀神林氏夫人,原為張巡愛妾,新唐書卷192忠義列傳略載一事蹟:睢陽城遭安史叛軍久圍缺糧,張巡部屬兵士多餓死,殘存者也身殘體弱。張巡帶出林氏夫人對衆屬說,各位軍士守城,長期挨餓仍不失忠義之心,我恨不得割肉給你們吃,不會因愛惜一個愛妾而坐視軍士饑餓!接著便殺了林氏夫人要供兵士食用,衆屬見狀大哭,但張巡仍強令軍士分著吃。林氏夫人獻肉奉軍事蹟,後以其義行受封為「申國夫人」,她生前為張巡愛妾,乃將之配祀於保儀尊王廟中。今每逢尊王出巡時,夫人神輿必然在前,顯示信徒對她的尊重。

  景美集應廟另一配祀神大德禪師,相傳為稗史中宋代楊家將的楊五郎,出家後法號「大德」,據聞元末亂局時,曾顯靈指路協助高姓族人逃難,被視為高家恩公而奉祀之。

  (四)認識景美集應廟的歷史、文化意義

  景美集應廟是清代以來漢人開墾台北盆地在新店、景美兩溪流域留下的歷史見證;更特殊的,它是安溪移民高氏單一家族所興建的保護神廟宇,同時結合家族祭祀。因此,景美集應廟呈現安溪人開拓文山區史實,後人可從中了解先人來台發展開墾的艱辛,更對研究台灣移民社會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具意義。

二、進興宮-景美鬧市中的土地公廟

 進興宮

上圖:進興宮舊照)

 (一)土地公信仰與漢人社會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因此對土地自然有一份崇敬,臺灣民間俗諺有謂:「田頭田尾土地公,厝前厝後土地公」,可見土地公信仰之普及性。土地公,又名福德正神,一般來說神格不高,類似今日里長地位,一般家庭多有供奉,可祈求平安、財富、農耕順利,是最親近人們、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神衹。

   一般來說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土地公廟,一個村落甚至有多個土地廟,而會產生土地公盟;商業興盛地區的土地公廟,以祈求平安、財富為主,因此祭祀圈就較不明顯。土地廟宇的規模通常和信眾的多寡及香油錢有關,較靠近市集的富麗堂皇雕樑畫棟,而鄉間田野的則為石屋或小型磚房富古樸風貌。一般土地公廟規模不大且多歷史久遠,僅靠耆老口耳相傳,鮮有正確記載之廟史。通常土地公廟較具規模的都會配祀虎爺置於案下,少數會有土地婆陪祀,而規模較小的甚至無神尊僅有石牌、香爐或以天然似人形石頭為祭祀對象。

 (二)景美下街土地廟-進興宮

   台灣為漢人移民社會,先民渡臺開墾除帶來家鄉守護神外,亦經常會一併請來土地公,以保祐開墾順利。早在清康熙時期即有閩粵人士來到新店、景美溪流域墾殖,一如其他漢人移民社會的土地公信仰,故大文山地區有甚多座超過百年以上歷史土地公廟。景美進興宮位於景美街,緊鄰集應廟,建於1934〈日治昭和9〉,佔地2坪多,奉祀福德正神,為景尾下街居民日常生活信仰中心,初建時景尾下街仍少人居,隨交通發展及外地人在周邊聚集,漸成市集。據聞因靈驗而香火鼎盛、香客不絕。

   耆老相傳,宮內原土地公神像眼神朝上望遠,因而庇護外來謀生者發財,而本地商家賺不到錢。為此,地方耆老經商議後,重新雕製一尊眼神稍下望的神像供奉,此後才為本地商家帶來興旺商機。現在進興宮周邊區,白天為傳統市場,晚間是夜市,是台北有名的觀光商圈。

   民國92年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傳染病SARS肆虐,房地產業蕭條,地方相關業者到進興宮進香,祈求產業復甦平安度過危機,並許願於生意飛騰發展後改建新廟。其後房地產業回春,業者事業順利發展,為本地業者聯山開發所捐建的進興宮於民國96年9月新建落成。可惜的是舊廟文物遺蹟點滴未留,亦無立碑記錄宮廟歷史沿革、變遷等事蹟,對地方發展史的了解與文物保護不無些許遺憾。

進興宮新照

 上圖:進興宮新照)

三、消失廟宇-石門宮〈盤古公廟〉

石門宮舊照
上圖:石門宮舊照)

 (一)石門、霧裡薛圳與石門宮 

   清代先民在木柵考試院對面的鯉魚山附近攔景美溪設壩,沿景美山山麓開設霧裡薛圳,在今木柵路一段與景興路交界處的景美山(溪仔口山)西稜原本直下景美溪,石質岩壁阻礙圳道通過,先民在此將崙腳鑿通,形如石門洞,故名石門,由此圳道引溪水過石門,經景後街流向臺北。

   盤古大帝,是世人心目中天開天闢地、天地萬物造物之祖,更是先民拓荒開墾時的保護神;一般也被認為是土木建築相關工程人員共同祀奉的神祇。闢建霧裡薛圳先民,於清道光19年(1839),於石門邊處石岩上興建一廟宇供奉盤古大帝,稱石門宮,又稱盤古公廟。其後並逐漸成為頂街居民的日常信仰中心,平日香火不斷,成為頂街節慶祭儀活動中心。據云廟前有對清末代舉人高選峰所題楹聯:「石印足痕滿盤聖跡,門經手鑿亙古神工」,已將石門、盤古寫入楹聯中。另原宮廟前有一小拱門,門上鑲有「石門宮」,兩邊石柱刻廖嶸溪先生書作「石鑿王宮固;門開古洞幽」門聯。

   民國71年因木柵路道路拓寬,石門宮遭拆除而暫置景興路297巷半山腰,其後遷建工程因土地、法令、財務等問題故未完成,原在巷口設立的石門宮不銹鋼牌樓也消失不再,石門宮對景美開發史極具意義,如今被毀消失殊為可惜。

石門宮搬遷後之牌樓

 上圖:石門宮搬遷後之牌樓)

 (二)盤古公廟、進興宮與景尾頂街、下街的節慶祭典拼場傳統

   據說早期景尾頂街商家拜石門宮盤古大帝,下街人家拜進興宮土地公。農業社會居民純樸也少有娛樂,景尾街居民會在節慶祭典時舉行熱鬧活動,既酬神也自娛。當時頂街居民以石門宮為據點組織「文義軒」,下街以進興宮為據點組織「文樂軒」,平時各自利用閒暇排練北管、子弟戲,一到節慶祭典雙方競相參加迎神賽會、繞境遊行、搭蓬演戲等活動,不自覺形成兩街社團輸人不輸陣,在廟會活動中競賽或拼場的傳統。此類活動在二戰爆發後,日人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遂被迫停止。

   台灣光復後宗教民俗活動逐漸恢復,地方士紳為促進地方和諧,盡力整合將兩社團改組為「義樂軒」,並聘師父、廣募團員、用心演練,應邀參加台灣各地廟會活動。景美「義樂軒」每應全國各活動登台獻藝,精彩表演深獲好評,名震業餘子弟戲劇界,為景美地方爭光不少。其後社會變遷,商業社會娛樂多元化,傳統民俗活動不復存,義樂軒也沒落解散。

   此外民國五十年代景美盛行元宵花車迎陣頭、藝閣〈迎囝仔〉、蜈蚣陣,以及端午龍舟競賽等懷舊活動,同如往昔,頂街、下街會在活動中尬場拼輸贏。春節期間的藝閣遊行是用長8尺、寬1.5尺的厚木板,以木頭、竹竿結紮連接數節成蜈蚣陣,每塊板子上綁上固定座椅,上端坐貌美可愛幼童,幼童均化粧為鮮豔、威嚴,取材忠孝節義歷史故事中的人物;蜈蚣陣由幾位力壯青年抬著,以鑼鼓陣開路,遊行到對方街區展現示威,一陣大車拼直至正月底力竭人疲,新春漸離才會休兵。端午划龍舟競賽在世新學院至景美橋景美溪河段舉行,節前兩街雙方招兵買馬,努力練習;比賽當日,溪中龍舟隊伍龍爭虎鬥;溪岸擠滿雙方啦啦隊及觀眾,吶喊聲震天,熱鬧滾滾。隨著時代變遷加上今日娛樂種類多元,景尾街舊日的節慶娛樂活動,以及頂、下街的拼場盛況已不復存在,如今只能見景緬懷空留回憶。

景美傳統民俗活動藝閣遶境

 (上圖:景美傳統民俗活動藝閣遶境)

閱讀 5922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