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6日

保儀路─街貌變化 老街風華

文◎曾美慧

 

清乾隆年間即有的舊路,日據時拓築木柵至新店的道路,稱「木柵七張路」,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道路重新整編,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民國六十六年完成東側「木新路」,並重新命名,原保儀路一段保留原名,保儀路二段改為木新路三段。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七五二公尺

「保儀路」的路名源自於兩座廟,一座是保儀路頭的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另一座是中崙路上的忠順廟(主祀保儀大夫)。中崙路曾為保儀路一段二十巷,清時稱「中崙尾」,乾隆十年,泉州張氏、高氏移民已在此山崗開闢建庄,同一時期,張氏率先墾殖景美溪西畔,那時這裡是泰雅族的活動場域,漢人與原住民經常發生衝突,於是漢人在河岸四周以木樁圍柵,防線之內逐漸形成木柵庄,大致是木柵里和木新里的範圍。

保儀路在清時已劃出大致輪廓。大正五年,深坑廳開闢木柵至新店的道路──木柵七張路,道路起點自木柵路三段與保儀路交會口,行經中崙尾(忠順街與保儀路交會處)、新厝(恆光路東側),轉西行經樟腳(恆光路以西)、港墘(樟新街一帶),越過景美溪至新店七張,全長約二公里,一度鋪有台車軌道運輸山區的煤與茶葉等物資。

保儀路二十六巷六弄九號的張氏祖厝,日人初設深坑鄉役場曾借用此處,今只剩正廳門面而已。張家祖厝與舊農會一帶,自清代以降即是木柵最熱鬧的街肆。尤其是大正十三年八月發生大水災後,古渡船頭 (今政治大學渡賢橋前的球場)街市全毀,渡船頭移至昔稱「渡船巷」的道南橋一帶,鄰近的開元街和保儀路更加人聲雜沓。

民國三十九年,木柵鄉成立,道路重新整編,將木柵七張路命名為保儀路一、二段,今恆光路為分段口。民國四十五年左右,在農會工作的許演隆從陂內坑一家四口騎一部腳踏車,搬到保儀路,十三巷定居。回憶當年,木柵交通仍全憑腳力──步行或騎單車,木柵僅一、二位有錢人家以汽車代步。木柵市場周邊,光復初期尚有農會倉庫、製茶工場和養豬場,十三巷後頭和集英街有成排的法院宿舍,店舖多集中在舊農會附近,保儀尊王廟以南仍是水田仟陌,沿線有散村式聚落,國光新村、司法新村各據一方。當年保儀路、開元街、木柵路一帶的製麵工廠,趁夭睛的日子曬麵,自皙的麵線映照在水塘綠田中,曾是木柵最美的景象之一。

民國五十一年,「北縣私立指南初級中學」成立,坐落在國光新村營區附近的農地,八年後啟用新校名「台北市私立景文中學」。翌年,相鄰的基督教伯大尼育幼院創立,為受虐和孤苦孩童提供一溫暖的堡壘。育幼院對面有一偌大的草地,是未來恆光國小預定地。國光新村於民國五十九年改建公寓,路尾的司法新村眷舍仍維持舊樣,有些眷舍早已人去樓空。

木柵老街雖經數次拓寬,依然不太寬敞,指南路與保儀路交會處一帶(集應廟附近)昔日隘門的所在更顯狹窄。防禦的木柵早已推倒,老街搖身為交通要道,車水馬龍。只有北段第一銀行高樓矗立街頭,其餘多是二、三十年前的樓房,街景甚少變化。

閱讀 6121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