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6日

瑞芳老街福德祠-龍安祠的壁飾

瑞芳老街福德祠-龍安祠的壁飾

 (文山學學員楊國光撰 何文賢老師指導)

   自從103年12月13日何文賢老師對景美集應廟內外的裝飾作了詳盡的解說並且推介了一本名為「聽台灣廟宇說故事」的大作後,感到台灣各地的廟宇何止千千萬,有精美石刻、泥塑及彩繪的不計其數,每一件都有一個故事,但因欠缺資料以致不知所云,有了這本書及其續作「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之後似乎對於這些故事有了霍然開朗的感覺。

   這個月十九日跟隨良友登山隊到瑞芳登了三座小小的山-龍潭山、瑞芳山及秀崎山;下山時在瑞芳老街經過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廟,忽然眼睛一亮發現廟門口的石雕非常精緻,於是告別其他隊友停了下來,再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並不是我厲害而是這個故事太通俗了因此可以一眼看出),再看看他對面的另一石雕發現好像是空城計中孔明坐在城樓上的樣子,這下我的興趣來了,先向主神致敬後就到裏面把牆上的浮雕一一照了下來,回來後就按圖索驥,不料照出來的相片十分不清楚,能够明辨的只有幾張,而且要從這麼多的故中找出來也是有點難度,謹就已能分辨的幾張配合故事簡單的說明一下:

  第一張就是「三英戰呂布」,這個題材似乎台灣的匠師很喜歡用,最上方是舞著雙劍的劉備,中間左邊是拿著青龍青龍偃月刀的關雲長,中間右邊手拿方天畫戟跨著赤兔馬的就是以一敵三的呂布了,下方拿著丈八蛇矛的就是猛張飛了,整個雕功十分細膩。

瑞芳廟宇1

  第二張我猜是「空城計」,樓上端坐著諸葛亮,旁邊還有兩個小童,城外則有三個帶著武器的兵將,但因與書上描述的情景不大一樣,沒看到掃地的偽裝士兵,但因與三英戰呂布分別在廟門的左右,姑且就算他是空城計罷。

瑞芳廟宇2

   第三張是王母娘娘蟠桃大會,可看出左方有侍女在後是王母娘娘,右邊則為獻壽的各方神祗,第一個應該是麻姑獻桃,第二位坦胸露肚的是漢鍾離,後面應有福祿壽三仙及八仙等,但因照得十分不清楚無法法辨別,待下回專誠去一趟再把所有的照清楚。

瑞芳廟宇3

   第四張則很明顯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間的是漢鍾離把芭蕉扇放在海面上,他右邊的是把葫蘆投入海中的鐵拐李;再右邊的是手拿花籃腳踩著金蟾的藍采和,再右邊就是踩在魚身上的何仙姑了,回過來漢鍾離右邊的是踩著玉笛的韓湘子,再來是踩著陰陽版的曹國舅,最右邊依打扮應該是張果老;天上有兩隻鳳凰,帶著兩個天兵天將,但不知何故獨缺呂洞賓,希望下回再去遇到廟祝時向他請教。

瑞芳廟宇4

   前面幾個雕塑都是在廟中很明顯的地方,但其他各處也都有不同的浮雕,目前辨認出來的只有底下一個,因為兩位武將用的武器都是雙鎚,而故事中這種情形的只有李元霸大戰裴元慶了,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淵第四子裴元慶是裴仁基的三子,兩人都是英雄出少年,都使數百斤重的雙鎚,兩人見面不由分說就打了起來,大戰數百回合仍不分勝負,兩人英雄相惜,陣前互稱兄弟各自回營繳令。依照一般的作法在兩人旁邊都會配上一名擂鼓助陣的將軍,而此浮雕也符合此特徵,因此就作此判斷了。

瑞芳廟宇5

   在瑞芳的老街有這麼一個充滿了民俗故事精美藝術的福德正神廟,可是好像也沒在其他地方介紹,據旁邊小吃店的女主人說這座土地廟已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了,當然其間經過多次的整建,現在規模比以前大多了;此外這家弓吃店中也有很多已經消失的物品,因為以前是雜貨店,因此留下了很多專賣的招牌,例如鹽、酒、烟等的鐵牌,還有一些香煙的盒子,甚至還有很多以前的飲料瓶連內裝飲料都保存了下來,下面就再貼一張榮冠可樂的照片作為本報告的暫時結束。

瑞芳廟宇6

  廿一日又跟友人赴基隆外木山地區爬山,車停在湖海路旁的大武崙澳仔福德宮旁見此宮雖小但顏色艷麗,結果說是由對岸的王福宮分香而來,後方另有一古樸的小廟才是原有的福德廟,廟前紅磚應是以前台灣煉瓦所製,蓋有年矣。

瑞芳廟宇7

 

瑞芳廟宇8

   此福德宮三面外牆均有裝飾色彩鮮艷的浮雕,貼上「祈求」「吉慶」兩張謹請指正。

瑞芳廟宇9

閱讀 4798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