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屋頂的藝術-剪黏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剪黏只流傳在民間,是一種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它的起源已很難考據,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採用剪黏裝飾寺廟,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
龍、鳳是廟宇中最常見的「剪黏」,相傳青龍有壓制火
神祝融的功能,因此一般廟宇都會放置「剪黏」做成的青
龍。由此可見,中國人相當注重趨吉避凶、祈求平安。
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
從製作過程來看,「剪黏」是一項非常耗時,而且勞心
勞力的工作,匠師們必須把瓷片牢牢的黏貼在屋頂上,所以
工程進行時,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屋頂上作業。
製作過程
一、打稿──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
二、摺線──用鐵線塑出基本形狀,這就是作品的骨架。
三、攪和水泥──將水泥、砂石、麻絨等均勻攪和。
四、製作粗胚─將攪和好的水泥材料,填入骨架之中,這就像作品的肌肉一樣。
五、剪──將陶瓷的碗片剪成適合的形狀。
說到這個「剪」,這就是這門工藝最特殊的地方,早期的藝師利用破碎的碗盤,加以修剪利用,到後來為因應需求,才漸漸發展燒製出專門供給「剪黏」所用的彩色薄碗。
六、黏──將修剪好的碗片,沾附水泥,黏貼上去,至此「剪黏」的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製作「剪黏」的所有動作都要在屋頂上面完成,它本身的難度,再加上高度,這就是它極具挑戰性的地方了。
佳里金唐殿廟前兩側墀頭上,剪黏師傅更將時人時事納入創作為全台灣最早的國父塑像,堪稱是絕無僅有的珍品。
如今剪黏已經不只是廟宇屋頂的裝飾品,更延伸為家中陳列的藝術品了,在嘉義地區更成為街道馬路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