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景美地區未來20年存在改變的利基,主要的機會是幾處大面積的公有土地,未來開發時若善加規劃符合區域發展的需求,將為景美來新的面貌。而已經存在的歷史紋理也須妥善規劃,讓地方文化可以永遠流傳。 未來20年可以想像的改變,分幾個面向說明: 交通方面 (一)捷運環狀線的完工 從新店大坪林往木柵動物園的捷運環狀線,中間設有溝子口、馬明潭、文山行政中心、政治大學等站,為文山區木柵帶來便捷的交通。 (二)景文街混亂交通改善 目前景文街未設有全線行人道專用道,景文街的騎樓因建築年代不同無法全部依法強制開放,加上各戶騎樓高低落差大,以致無法提供行人安全通道,行人必須行走在車道上與汽機車爭道,險象環生。未來道路應重新規劃,以人本交通為考量,優先畫設行人專用道,縮減汽機車寬度,以解決長久以來景文街的交通亂象。公館汀州路、士林文林路、淡水中正路都是成功改善案例,可供參考。 (三)改善山水串連的行人空間 目前連結景美山與景美溪的幾條橫向道路人行道,大都只景1米或1.5米寬,加上路燈及電線桿設置,行人行走空間相當狹窄。未來道路應重新配置,增加人行道寬度到2米,配合電線桿地下化,還給行人友善的路權,也讓山水容易串聯,展現景美地景的特色。 文化方面 (一)景美集應廟古蹟保存區的整頓 目前景美集應廟已將廟埕戲台拆除,廟埕廣場空間已大致清空,未來將在景文街設置山門,由捷運景美站1號出口即可看見優美的市定古蹟;其周邊臨第一橫街進興宮兩側都已規畫為古蹟保存區,目前仍是臨時搭建的攤位,未落實保存區的政策。未來由捷運1號出口到景美集應廟的廟埕廣場,應整體規劃為廟埕文化廣場空間,將來許多文化活動可在此廣場舉行,成為進入景美市集的門面,帶動景美街風華再現的契機。 (二)景美老街再造 景美老街原是瑠公圳的圳道,目前是商業區的既定道路(並非都市計畫道路),由公有市場延伸出來的早市、夜市與店家所組成的商業街,環境衛生、街道市容30年來如一日,未見任何改變,在評比上經常是最後一名的常客。如何規範景美老街都市更新建築樣貌、如何處理多數沿街擺設的非法攤位、如何能保留老街的記憶及提供友善的購物環境,為未來重要的課題。 (三)保留瑠公圳沿線的文化路徑 …
 景美街以前是瑠公圳最早的圳道,1908年(日治明治41)圳道局部移至景文街後,1909年(日治明治42)才將景美街後半段(近景美溪)原圳道空溝填平成道路,其產權屬於政府機關的公有地,後來在都市計畫規劃中,景美街並不是計畫中的道路。 從臺北市都市發展局網站上的土地使用分區圖來看,在景文街與景興路、景後街之間的景美街兩側,土地分區使用皆是高密度開發的第三種商業區,而景美街這條古街的道路是被涵蓋在在土地開發的規劃中(圖中紅色區塊中虛線所示),按照都市計畫的土地使用上這條道路是不存在的。 而在這高密度開發的第三種商業區的地目,未來將是超高層大樓林立的街區,在2019年完工的「天際」住宅大樓已如旱地拔蔥的矗立在景美街與景後街之間,對周邊都市景觀造成視覺上的極大的衝擊。未來景美街的命運會如何呢?這條文山地區最古老的街區未來是否真如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來進行,事關文化的斷鍊及歷史的毀滅,必須有遠見來面對,對後代子孫的生活歷史負責任!
 坐落在三福街2號的泰興染織廠於1962年1月4日核准設立,從早期從時印染、染整的紡織業轉型為室內裝潢工程、不動產開發租售業,目前公司還在正常運作(公司登記在三福街2之1號),是景美地區早期工廠還留在原地經營的私人企業,而且基地仍保持原來一樓平房的工廠樣貌。工廠所在基地被都市計畫預定道路切割成南北兩處,此道路是在民國80年代開闢的三福街4巷,是此區域早期的巷道,三福街4巷除了東西向外,在景興國中、景華公園西側的門牌號碼也是三福街4巷,是一條側T字型的巷道。2002年南北兩廠區皆租給道生托兒所經營,到2009年北廠區還是道生托兒所,南廠區已委由東東托兒所經營,2011年北廠區由道生托兒所改成自營的泰興染織廠附設員工托兒所,南廠區還是東東托兒所。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兩間托兒所皆已結束經營,現在南廠區是一家經營土埆厝的懷舊餐廳,北廠區則閒置狀態。
 中農化工廠於1949年在景美設廠,廠址在今羅斯福路五段192巷南側(在武功國小附設幼稚園對面),1977年工廠搬遷至楊梅幼獅工業區後,基地開發為數棟四樓及五樓的公寓住宅。中農化工廠前身是1949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請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設立魚籐(樹根含魚藤酮,可殺農業害蟲)精乳劑製造工廠,工廠就設在景美。1952年由中國農民銀行增資將之改組為中農化工廠,1955年台灣土地銀行參與投資,再改組為中農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中農化工主要產品為農藥、環境衛生用藥、特用化學品等。 1970年中農化工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收購,並由該會榮民產品供銷中心接管。1971改隸直屬退輔會,1977改稱榮民化工廠,並將工廠由景美遷至楊梅鎮幼獅工業區,1997年結束營業。 資料來源:《流光遁影再展風華》第224頁榮民化工廠(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出版)
 1970年至1980年間在景美地區的工廠陸續搬遷,至1980年後只剩下幾間工廠待遷及公營機構: 1.義芳化工廠(景豐街底) 2.榮民製藥廠(興隆路二段220巷-224巷間) 3.榮民衛材廠(興隆路二段301巷) 4.東進造漆廠(景福街54巷入左側) 5.蜜斯佛陀公司(羅斯福路五段218巷38弄) 6.菸酒公賣局製瓶工廠 7.國防部軍法局(興隆路二段88號) 8.台灣電力公司萬隆變電所(景隆街) 9.中華電信(景美街1號、景華街口) 10.公路總局第一區工程處景美工務段 11.台北市新工處工程隊及營建署之機關(原瀝青拌合場) 到1990年代工廠全數遷出,只剩下六處公營機構土地待利用: 1.國防部軍法司(興隆路二段88號,現已遷出改為社福預定地) 2.台灣電力公司萬隆變電所(景隆街北側地下化工程進行中)…
 在日治時期,景美地區唯一的工廠是在羅斯福路六段142巷的台北製醰會社(二戰後為公賣局製瓶廠),再加上在景隆街的台北變電所的公營機構之外,其 餘大面積土地為農田及住宅為主。 在台北縣景美鎮的年代(1940-1967),是公司登記在台北市其製造工廠設置的重要地方,以及公營機構設置的地點。盤點過去在景美設廠的公司及公營機構分列如下: (一)羅斯福路東側(由北而南) 1.台灣中國生化製藥廠(羅斯福路五段97巷北側) 2.義芳化工廠(景豐街底) 3.榮民製藥廠(興隆路二段220巷-224巷間) 4.榮民衛材廠(興隆路二段301巷內) 5.國防部軍法局(興隆路二段88號) 6.台灣電力公司萬隆變電所和國際實驗工廠(景隆街) 7.玉兔文具(變電所南側) 8.龍口食品廠(三福街4巷近景華公園) 9.公路局修護廠及材料試驗所(三福街兩側) 10.泰興染織廠(三福街4巷兩側) 11.景美印染廠(景華街光華新村北側)…
興福庄「建塚記念碑」位於景美運動公園東側的山丘公墓的稜線上,但無法由公園直接抵達,必須沿著興順街往東走,在興順街197號附近有一間叫萬善堂的民間廟宇,在廟宇對面的山路往稜線走,約莫50公尺處,即是紀念碑所在地。 「建塚記念碑」為第143處臺北市市定古蹟,於2008年8月19日市政會議中通過,並於9月15日正式指定入冊。這是發生在1929年(日治昭和4年)的大事件,當時許多窮苦人家死後沒錢買地埋葬,日本政府發動社會捐款在北區大直庄購地五十餘甲、南區興福庄夠地三十餘甲,做為公墓使用。為紀念這件善行義舉,於1930年(日治昭和5年)立碑紀念。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對興福庄「建塚記念碑」的說明如下: 「建塚記念碑」為典型日式建碑形式,其位置位於山稜線上,遠觀之地景相當突出。方形的紀念碑造型完整優美,碑頂為一塊自然石,下方曲面向外凸出,結構良好,碑身四面崁入觀音山石碑,碑文雕刻頗深,具有時代性及藝術價值。清晰的碑文,詳細記載社會各界捐款購地建置興福、大直二庄公墓之經過及捐款人、商號之姓名,其中不乏著名社會賢達,如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從碑文及捐款者姓名中可以看出募建過程與當時社會具有熱心公益者群像,極具歷史意義與價值。建塚建念碑現址保存,不僅見證臺北市空間更迭變遷,亦為日治時期集資募款闢建喪葬用地之見證。」
興隆市場位於興隆路二段97號,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擔任台北市長期間(1978-1981)所建(未改妝前的興隆市場入口上方還留有李登輝市長的題字)。興隆市場於1980年興建完工啟用,以安置原有羅斯福路五段及興隆路2段22巷、黎忠市場附近的流動攤販為主,為臺北市公有傳統零售示範市場之一,也是台北市邁向現代化都是的重要建設。 興隆市場於2010年參加台北市政府「2010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改妝後的興隆市場在「建物立面改善類」奪下金獎。根據評審團發言人、北科大建築系主任蘇瑛敏的說法,興隆市場改造案重新活化30多年老市場,用彩色鋼板打造雙層牆,不但遮陽、通風更能遮醜,入口打造無障礙通道、周邊景觀也同步美化,成功打造友善空間,兼具空間設計及實用性,令評審印象深刻。臺北市在2007年8月-2010年12月推動「整潔明亮的傳統市場新風貌計畫」,期能提升公有傳統市場的整體形象,培養攤商共同維護環境清潔之意識,並且凝聚攤商們的向心力,建立市場內部現代化經營行銷的理念。興隆市場也在此期間重新拉皮改妝,並於2010年參加台北市政府「2010都市空間改造方案-都市彩妝徵選活動」,在「建物立面改善類」由台灣的蔡世鏗建築師事務所所打造的「興隆市場」奪下金獎,打敗來自以色列藝術大師亞科夫‧亞剛打造的水源市場外牆「水源之心」。
臺北花木批發市場位於興隆路一段15號,成立於2003年4月。隸屬於「有限責任台灣區觀賞植物運銷合作社」,為北市府委託經營的非營利機構,是政府為了全國花農的花卉銷售,特別設立的一處花卉物流集中區,透過電腦資訊系統拍賣或訂貨作業,以及有效率且公平、公正、公開的交易平臺,將這些辛苦種植出的美麗花卉銷售到「批發商」、「承銷人」手中。另外配合政府農業政策持續推動各項景觀綠化、品味植栽及藝術賞花的推廣工作,提供各式各樣的園藝資材販賣、庭園造景服務的景觀設計店家,從室內花卉盆栽設計到綠意空間規劃都涵蓋其中,有臺灣首座花木百貨公司美譽。臺北花木批發市場的經營狀況,自民國92年年4月開業並未達到預期的買氣,其建築外觀看起來就像普通的辦公大樓,沒有醒目的標記。2008年擬藉由公共藝術設置工程,改善因外觀造成視覺上的認知差異,並且透過學校、社區、商家的參與,形成一個公共空間,營造出不同於其他花市的形象,匯聚更多消費人潮,帶來更多效益。公共藝術設置工程於2009年3月完工,建築外觀將設置一面光牆,名為「美麗的綻放」;廣場上會放置作品「種子的夢想」、市場內部大廳也會擺放「夢想的萌芽」,另外在市場後方的花木暫放區,擺放特別藝術造型的街道家具「雲想花花想容」,使原先較為封閉的空間,轉變為社區里民之間交流互動的場域。花木批發市場購物環境寬敞,交通便捷,停車方便,假日前庭還有小農市集,是購買花木盆栽地好地方。
在景豐街底的景美運動公園,原是義芳化工廠舊址,工廠搬遷後,土地部分被徵收為公園用地。在面山左側山邊處,發現疑似是新石器時代圓山文化晚期或植物園文化早期之「十五份遺址」的所在地(距今2000至2500年前,因缺乏陶片佐證,無法完全確認使用的年代)。由此地出土的石器,包括巴圖(Patu)形石斧六件及網墜十九件,這是在1986年植樹節當天,由一在地居民響應植樹種樹活動,在住宅後方挖坑種樹時,挖掘出來的石器,因種種因素及因緣際會下,於2006年10月由住在景美的文山社區大學資深學員鄭景隆先生,將友人所贈之此批石器的照片,輾轉送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教授手中,經劉教授考證推定,此批石器可能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植物園文化之「十五份遺址」的文物。文山社區大學向台北市文化局提出遺址認定申請,文化局於2007年9月7日邀請考古學者及公部門人員進行現場勘查,但因出土的詳細位置不夠精確,且缺乏陶片佐證,現以"疑似十五份遺址"來認定,尚無法進展為列冊及指定遺址的層級。十五份遺址最早於1928年(日治昭和3年)台北帝國大學建校整地時,由十五份挖土填校地時被發現,當時土俗人種教授移川子之藏對出土石器進行研究,將其歸屬於紐西蘭毛利人所使用的巴圖石器,為台灣出土的首件巴圖石器,移川子之藏並於1934年發表論文,開啟泛太平洋文化交流的開端。日人離開台灣後,該遺址具體地點資訊也失傳。經多年努力,台北市文化局同意立碑紀念,於2015年5月完成「疑似十五份遺址器物發現過程紀念碑」之工程,現場除陶製碑文外,還有一支162公分高的放大版燒陶巴圖。之後,也希望也能將景美運動公園更名為十五份遺址公園,讓更多人瞭認識五份遺址。
第 2 頁,共 3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