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社區大學

文山社區大學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96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
課程名稱: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理念:考古遺址的發現很不容易,但文山社區大學學員鄭景隆,卻在九年文山社大的薰陶下,發現了台灣石器時代的十五份遺址。本課程針對十五份遺址發掘、出土器物及其重要性,邀請專家學者及政府相關部門成員,組合成系列性的學術探討主題,讓大家一起來探討十五份遺址,以及與之相關的遺址、器物。

課程大綱(主題與內容簡介): (每周三7:00-9:40中場休息10-20分鐘)

96年 9 月 5 日第一週 台北十五份遺址的發現及重要性 鄭景隆先生 文山社區大學

96年 9 月12日第二週 園山文化遺址的發掘及相關器物 鄭建文博士 台大人類學研究所

96年 9 月19日第三週 南科文化遺址的發掘及相關器物 朱正宜博士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 南科文化遺址發掘隊長

96年 9 月26日第四週 營埔巴圖的發現與相關研究 劉克竑博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6年10月 3 日第五週 (題目由講者自訂) 陳有貝教授 台大人類學系

96年10月10日第六週 國定假日休課

96年10月17日第七週 臺南縣下營鄉武安宮的巴圖 李坤修博士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96年10月24日第八週 遺址發現與維護的官方措施 文化局官員

96年10月31日第九週 公民週

96年11月 7 日第十週 文化遺址的保護-以巴黎聖母院為例

楊雪梅女士國立故宮博物院前研究員

96年11月14日第十一週 地質科學在考古及藝術史的工作 劉瑩三教授 花蓮教育大學學務長

96年11月21日第十二週 植物園文化遺址的發掘及相關器物

郭素秋博士 台大人類學研究所 中研院史語所

96年11月28日第十三週 十五份遺址與巴圖的相關研究 周述蓉博士候選人 文山社區大學、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

講演地點:文山社區大學景美校本部(景美國中內) 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27號

20131023-31

20131023-32

20131023-34

20131023-36

20131023-37

20131023-38

20131023-39

20131023-41

20131023-42

週三, 23 October 2013 21:38

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

20131023-21

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

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經由台北文山社大籌劃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圓滿結束。

感謝主辦單位: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文山社大十五份遺址研究社

20131023-22

協辦單位:文山區公所、台北市立社教館、文山區社區發展聯合會

補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更感謝所有參與此次研討會的論文發表人、每一階段的主持人、工作夥伴和義工朋友們

有您們的參與才能讓這一學術性極高、地方文史濃厚的研討會順利圓滿結束。

第一階段論文發表是由百忙中(在趕博士論文) 抽空過來的 王雅萍 老師擔任主持,

好友雅萍老師除了主持工作還專程帶了份蛋糕說是要為我慶賀,真是不好意思也非常感激。

第二、三階段論文發表的主持人分別由 劉益昌(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及劉克紘 (營埔巴圖的研究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員、嘉義縣太保市魚寮遺址調查計畫主持人) 擔任

主持人的專業加上幽默和親合力博得滿堂歡笑,真是一場豐富難得的考古饗宴。

第四階段綜合討論由 周述蓉 老師主持,圓滿完成這次的研討會。

2008/08/25

週三, 23 October 2013 20:11

十五份遺址發現記(光碟文)

十五份遺址發現記光碟

《十五份遺址發現記》CD2

十五份遺址發現人、文山社大資深學員、篆刻藝術家/ 鄭景隆 先生

二○○六年十月某日,讓堯兄帶著一包石頭來訪,是他妻舅在一九八六年植樹節時,因響應植樹,在住家後面挖坑種樹,無意間挖出來的石製品。他岳母家的人,在挖出當時,曾將這批石製品送去台灣大學,給人類學系的 宋文薰 教授及 黃士強 教授看過,據 黃 教授回憶,當時曾問及這批石製品的出處,但送去的人不願說出,所以在無法追出遺址位置的狀況下,只好讓送去的人把這批石製品拎回家,這家人把石製品堆棄在牆角,誰知這一堆就是二十年。直到二○○六年十月,讓堯兄突然想起我愛玩石頭,不辭繁重巴巴地帶來送我。經我輾轉詢問,才知道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植物園文化台灣先民所製的石器,裡面共有巴圖(patu)六件、網墜一十九件。

20131023-19

台北市景美區興隆路一帶昔日地名為《十五份》,早前曾有原住民居住,一開始我以為這些石器是原住民的工具,因此把它們拍照,E-mail給曾在文山社區大學講授原住民文化課程,同時也在政大民族所從事相關研究的 王雅萍 老師確認, 王 老師看過照片,認為並不是原住民工具,就熱心地把照片,轉寄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門召集人 劉益昌 老師, 劉 老師收到資料後,立即要我跟他聯繫。

隔日,我邀讓堯兄到出土地點先看了一看,回來後,打了通電話給 劉 老師,說起曾在文山社區大學 王淑津 老師的台灣美術史聽課,還真是巧啊!劉老師說王淑津這時就在他身旁。他認為這批石器,極可能是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十五份遺址的遺物,但仍須看到實物,才能作進一步確認。於是約定 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的星期天,在我工作室碰面,一起到遺址去看看。

20131023-16

二十九日下午二點左右,劉、 王兩位 老師來訪,閒話一陣後,一行人便步行到千年石器遺址發現處勘查地形, 劉 老師看了周圍地形後,說此地出土的可能性極高,此時偏偏天公不作美,抵達遺址不到五分鐘,便下起滂沱大雨,倉皇間只得奔回工作室。巧地是讓堯兄此時也來到工作室, 劉 老師掌握機會,問了讓堯兄更多細節,經由讓堯兄詳述後,更加確認這批石器,就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植物園文化十五份遺址的遺物。

早在一九三○年,一位農夫挖到一塊類似石斧的石器,送到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前身),當時鑑定這件器物的日本學者,是移川子之藏教授,經鑑定證實,這件石器是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的器物,這件器物後來被定名為巴圖(patu)。 劉 老師說起這個故事,當時學術界也曾報導過這則消息,但因只出現一件器物,故無法確定遺址所在地的準確位置,只知道遺址大約是在十五份一帶,於此乎,讓這石器時代文化缺環的遺憾,延續了八十年。

事隔六十年,讓堯兄的妻舅挖到了遺址,但曙光一現,在無處詢問的狀況下,錯失了鍥機,這一延宕,又是二十年,直到讓堯兄把這批石器轉贈給我,偏碰上我是個好奇的人,幾經轉折,訪出了石器的身世,讓這些石器彌補了錯失八十年的缺憾,確認了遺址具體的位置,有趣的是,幾位跟考古完全無關的人,卻讓台灣的考古遺址地圖上,又多出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據點。

20131023-20

十五份遺址的所在地在興隆路一段125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小時候此地的地貌,跟現在略有不同,至於兩千多年前,會是什麼模樣,就更是只能憑藉現在的模樣估測。順天宮是在三十年前,從興隆路二段現在的興隆公園遷來,我們去到遺址的當時,因遺址上方及周邊為興建文山十九號公園,正處於整地階段,兩千多年前的石器時代遺址,卻正巧在那時被夷為平地,到達遺址現場,看到的是一台挖土機,正停放在當年挖洞植樹的位置上方,成了我們勘查遺址的標的。

十五份在清領及日據時期稱為興福莊,所轄地區是台北市改制之初的興福、興德二里。乾隆年間,福建移民蘇興存、高眙椒等十五人到此,合股開闢此地,因為由十五人合闢,故當時又稱《十五份莊》,地名《興福》則寓意福建人在此興盛。

除此之外,此地還有十餘個舊地名,包括:一.橋頭 二.虎形  三.粑形  四.獅形 五.猴形 六.貢生坳 七.蜈蚣牙  八.中瓦厝 九.炭窯 十.翁厝 十一.七十二階,其中以虎形、粑形、獅形、猴形四名穴最著名。(參考台北文獻72期)

十五份遺址的所在地,則屬於「橋頭」地區(興隆路一、二段)。

我在文山社區大學上 周述蓉 老師的古玉課時,聽過許多古墓發現的趣事,像是著名的陜西秦始皇兵馬俑、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北京明定陵的發現,都是無意間發現的,因此對 周 老師提起此事, 周 老師也覺得有趣,並說古遺址的發現很不容易,因此要我把這段經過記錄下來,以便日後學界在從事相關研究時,能夠有所憑藉。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一直以來,我總認為台北市是一個高度開發城市,應該不太有機會發現遺址才對,想不到還是發現了古代遺址,這批石器,因讓堯兄與我無意間的舉動,而讓它們重見天日,進而彌補了八十年來石器時代文化缺環的遺憾,也讓台灣早期的文化史料,又增加了一段美麗的開場白,這是讓我感到最不可思議之處。

在文山社區大學研習多年,累積的各種資源,因緣際會造就了這次機緣, 劉益昌 老師說,這些古石器,似乎冥冥中告訴我它的存在; 周述蓉 老師說,這些古石器,讓我從小到大,都在它們周圍生長嬉戲,適時機成熟,再透過我來公諸於世。聽過這些話,剎那間不覺莞爾,如果真有前世今生,當年住在這裡的石器主人,會不會就是我?

週三, 23 October 2013 19:45

文山社大文山學 發掘在地新風情

文山社大文山學 發掘在地新風情

記者王藺潔/文山報導 2011/04/02

 文山社區大學於九十九學年度開設新課程──文山學,集結一群對文山區這塊土地有研究興趣的學員,從文山的歷史到遺址,都是課程的討論內容。文山學不僅是一門課程,更宛如一個民間考古社,希望發掘尚未被看見的文山風情。

 

 文山學在九十九學年度被台北市教育局評鑑為社區大學的優良課程,文山學講師何文賢指出,現在社區大學的主流為推廣地方學,以社區為核心,讓課程和社區產生連結。文山學的研究範圍為大文山所涵蓋的區域,不僅包括景美、木柵,新店、深坑及貓空也都包含在內,課程內容除了歷史傳統外也與自然生態發展有相當大的關聯。授課方式則以相互討論彼此交流為主。

 學員李素貞表示,選擇這堂課程原因為本身是文山區民,應該要了解自己居住地的歷史與環境,而老師對地方文史的用心與執著更是值得學習。

 文山社區大學執行祕書吳奕慧說明,文山社大陸續開設與台北市文史、生態相關的課程,這學期開設這門課主要是整理之前課程的成果,有系統地教導這些資源和資訊。除了知識的傳授之外,最重要的是以戶外活動的方式,讓學員實地考察體驗。

 

 十五份遺址發現人同時也是講師之一的鄭景隆指出,台灣開始注重地方學,文山屬於重要的發展區塊,早期文史工作者不會公開研究結果,而此課程講求公開化,將知識視為公共財。

 

 鄭景隆一再強調,現在的社會不能夠一個人行事,必須要打團體戰才能成就大事,他將在地知識以教學的方式分享給學員,各個方面的學者集結各面向的知識,才得以成就這一門課程。

 

 文山學的開設,受益最多的除了學員之外,就屬文山區這塊寶地,此課程對地方觀光將有相當大的幫助,未來也會發現許多新景點甚至是重要歷史意義的地方。鄭景隆表示,文山學這門課程剛起步,未來還需要集合眾人之力,推廣出去。

 

 何文賢及鄭景隆皆表示,未來希望能夠成立一個「虛擬博物館」,將課程中所累積的成果及附近的文史產業透過網站來呈現,製成一個屬於文山區的資料庫,以供查詢,分享給更多想要了解這塊土地的人。

《穿越時空十五份遺址發現記》出版了

為了讓非考古專業領域民眾甚至於學童也能閱讀的大眾讀物終於出版了,從2005年十五份遺址發現之後,一向積極推廣社區教育與社區互動倍受好評的「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扮演重要推手,緊鑼密鼓的進行了多次探索、研究、分享與推廣的活動,主要目的要讓同樣居住在文山區的居民們,了解自己的家鄉有個十五份遺址,這塊土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有先民在此居住過,盼這份發現資訊能分享大眾。

為此郭士榛女士覺得論文讀起來太硬,不適合一般讀者,而有了此一大眾版的構想,希望能普及大眾,「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擔起出版此大眾讀物的任務,並由郭女士及周述蓉老師和十五份遺址發現者(本版主)共商多次,終於完成此著作。

感謝參予此版品完成的所有幕後工作者。

封面_鄭又慈設計

 

十五份遺址現狀

版權頁:

者:鄭景隆、郭士榛、周述蓉

出版單位: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研究社

發行人:鄭秀娟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景中街27

電話:(02)2930-2627

網址: http//www.wenshan.org.tw/

電子郵件: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編輯彙整: 郭士榛、鄒秋蘭

美術繪圖:鄭又慈

行政編輯:吳奕慧

美術編輯:陳麗秋

贊助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印刷:盛新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101年元月1

ISBN978-957-2 9834-8-5 (平裝)

定價:新台幣280

週三, 23 October 2013 10:19

北市種樹挖出十五份遺址

北市後院種樹挖出十五份遺址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失落在人間70餘年,台灣考古學界一向不知其所在的「十五份遺址」,最近經文山社大學員鄭景隆發現,讓距今2千多年前的遺址重現人間。

鄭景隆發現「十五份遺址」的過程相當曲折,連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都拍案叫絕。鄭景隆說,去年10月,他的友人余讓堯送給他一批石器,這是其妻舅20年前在住家後面種樹,無意間挖出的石器,他們曾將石器送往台大鑑定,但因不願交代來源而無下文,這批石器因而被堆置在牆角。去年,他們要搬家才想起這堆石器,並送給擁有鐫刻專業、喜好收藏的鄭景隆。

九年來一直在文山社大修課的鄭景隆,在他老師、台大地質所博士候選人周述蓉引點下,懷疑這可能是文化遺址的出土文物,輾轉找上劉益昌,最後確認這批石器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植物園文化層的「十五份遺址」所出土,內含6件巴圖(patu)形石斧、19件網墜。而「十五份遺址」則位於興隆路一段(舊地名為十五份)順天宮左側山腰下。鄭景隆已決定將這批石器捐贈給中研院,文山社大主任唐光華也決定舉辦十五份遺址研討會,延續相關的研究。

劉益昌說,曾在「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台大人類學糀?前身)開課的日本孀?者移川子之藏,將15件由農夫捐贈的石斧命名為「巴圖」。他在1934年發表論文,首度提及台灣發現巴圖形石斧,並與在南太平洋等地發現的巴圖相互比較,引起極大迴響。

過去,台南仕紳多半稱巴圖為石匕或石劍,但台灣學界知道巴圖所出的「十五份遺址」者極少,連他在1994到2004年為內政部主持的「台灣遺址普查」時,普查全台多達2300處遺址時,也未查到「十五份遺址」,如今意外發現這個失落長達7、80年的遺址令人驚喜。

遺憾的是,這個發現稍晚一步,當他們趕至遺址時,市政府的挖土機已將原本墓葬群林立的現場重整,將闢為公園,如今遺址已遭破壞、現場未能再有發現。

他呼籲政府,未來在進行大型開發案時,應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文化遺址評估,免得再度讓人飲恨。

【2007/03/27 聯合報】 http://udn.com/

週一, 02 September 2013 12:28

102-2校務行事曆

週一, 02 September 2013 12:20

102-1校務行事曆

第 98 頁,共 102 頁